供稿:Sophia
編輯:Joanna
圖片來源于網絡
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鑒定是公共衛(wèi)生關注的焦點。據估算,美國每年有六分之一的人會遭受食物中毒,2011年,因大腸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O157爆發(fā),導致2138人住院。由于食物中致病微生物含量少,只有經過12~48h的富集培養(yǎng)才能達到傳統(tǒng)鑒定方法的檢測限(105cfu/ml)。而在這段培養(yǎng)時間內,消費者無法被告知能否食用某種事物,導致致病微生物繼續(xù)傳播。因此建立一種快速鑒定致病微生物新方法迫在眉睫。
近年來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成像(SPRi)被用于快速檢測細菌,這一技術基于芯片表面折射率的變化,可以在非濃縮、無標記的情況下檢測到芯片上的探針和樣品中靶標蛋白或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格勒諾布爾大學創(chuàng)新性的使用糖探針代替抗體,再利用SPRi技術在細菌生長期對其進行鑒定,能實現快速鑒定菌株。
圖注:含有不同糖探針的芯片?加入不同細菌?
得到特異的SPRi指紋
實驗中首先選用7種單糖或二糖與吡咯合成7種吡咯-糖軛合物并提純,然后將合成物固定到SPRi生物芯片上形成微陣列芯片。后將微陣列芯片放入HORIBA SPRi儀器中,并加入5種濃度為102?cfu/ml的相近大腸埃希氏菌。菌株與糖探針發(fā)生相互作用,通過實時檢測細菌生長過程中的SPRi信號變化,該方法在10小時內完成了濃度僅為102?cfu/ml的相近菌株E. coli O145和O157的鑒別。
這一裝置可以作為診斷工具實現致病細菌的快速鑒定,其靈敏度高、易操作,在未來的食品安全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該工作以《Carbohydrates as New Probe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losely Related Escherichia coli Strains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為題,發(fā)表于《Analytical Chemistry》(掃描二維碼可直達英文原文)。
如需了解該研究中的測試方法,可識別下方二維碼進行留言,我們的應用專家將樂于為您提供解答服務。
>>>>
HORIBA科學儀器事業(yè)部
結合旗下具有近 200 年發(fā)展歷史的 Jobin Yvon 光學光譜技術,HORIBA Scientific?致力于為科研及工業(yè)用戶提供先進的檢測和分析工具及解決方案。如:光學光譜、分子光譜、元素分析、材料表征及表面分析等先進檢測技術。今天HORIBA?的高品質科學儀器已經成為全球科研、各行業(yè)研發(fā)及質量控制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