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
我國每年約有30000兒童因藥物性致聾陷入無聲世界,其中因抗生素使用不當致聾占了約一半。近年研究還發(fā)現(xiàn),我國藥源性耳聾患者中50%與遺傳因素有關,而且屬 母系遺傳 ,有家族史的患者應禁用氨基糖苷類藥物。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
因價格低廉、抗菌譜廣等特點,也應用于獸用藥殺菌以促進家chu生長。此類抗生素由2個或多個氨基糖基團通過糖苷和氨基環(huán)多醇鍵合而成,極性大,易溶于水,脂溶性差,人體和禽畜的胃腸道不易吸收,通過肌肉注射后大部分以原藥經(jīng)腎排泄,通過糞肥可能遷移至土壤及周圍水體中,最終進入食物鏈,對動物和人體健康及生態(tài)系統(tǒng)構成潛在威脅。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藥分析檢測中的挑戰(zhàn)
由于此類化合物極性極大,常規(guī)色譜保留弱或無保留,無紫外吸收或紫外吸收弱,業(yè)內目前也沒有特別成熟穩(wěn)定且靈敏的檢測方法。
Idea 1
對于極性化合物的檢測,一般會首先想到選用親水作用液相色譜-HILIC,理論上親水性越強的化合物,在Hilic柱上被保留的時間越長。市面上有兩款Hilic柱在極性化合物的保留能力方面頗受廣大科研工作者的青睞,但在進行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化合物分析檢測時,因基質殘留大、穩(wěn)定性差、重現(xiàn)性不好、靈敏度不高等原因而未受認可。
Idea 2
另外一個思路是在流動相中添加七氟丁酸(HFBA)、三氟乙suan(TFA)等離子對試劑來增強極性化合物的保留,GBT21323-2007《動物組織中氨基糖苷類藥物殘留量的測定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質譜法》中,使用100mM HFBA作為流動相,結合常規(guī)的C18柱,對這類化合物保留良好。
但是,TFA、HFBA等離子對試劑,負離子響應極強,進到質譜中極易殘留且不容易洗掉,極大地影響其他負離子化合物的檢測靈敏度,質譜分析中是不建議使用離子對試劑的。另外,國標方法中,進樣量大(30 L),基質效應明顯,其檢測的10種氨基糖類抗生素LOQ分別為50ppb、300ppb,靈敏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