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接種是把菌種接種到固體深層培養(yǎng)基中的方法,也叫穿刺培養(yǎng)。穿刺接種法此法用于嫌氣性細菌接種或為鑒定細菌時觀察生理性能用。
在進行穿刺接種時,用接種針(尖部挺直的)蘸取少量菌苔,自固體深層培養(yǎng)基表面的中心點垂直穿刺,直到培養(yǎng)基底部,然后輕輕退出,保持接種線整齊。接種完畢后,靜置培養(yǎng),然后可根據(jù)穿刺部分菌落的生長和擴散狀況來判斷該微生物的運動性能和對氧氣的需求狀況。
要保證接種成功,必須具備兩個前提條件。一是要使接種能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中進行,即須在滅 過菌的無菌室或接種箱中進行;而且操作者必須用肥皂洗手,須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最好 配戴口罩;接種用的各種用具也應經(jīng)過滅菌。二是要使被接種的培養(yǎng)基完全無菌,即必須將 培養(yǎng)基滅菌后方能用于接種。
1)將菌種和培養(yǎng)基的兩只試管平行放在左手上,用拇指與其它四指夾住,并使中指位于兩試管之間,兩試管的管口齊平。
2)用右手先將棉塞擰轉(zhuǎn)松動,并稍拉出一些,以利接種時拔出
3)右手拿接種針在火焰上將針端灼燒滅菌接著把在穿刺中可能伸入試管的其他部位,也灼燒滅菌;
4)用右手的小指和手掌邊拔出棉塞。接種針先在培養(yǎng)基部分冷卻,再用接種針的針尖沾 取少量菌種。
5)接種有兩種手持操作法。一種是水平法,它類似于斜面接種法。一種則稱垂直法,如圖 2-14 所示。盡管穿刺時手持方法不同,但穿刺時所用接種針都必須挺直,將接種針自培養(yǎng) 基中心垂直地刺入培養(yǎng)基中。穿刺時要做到手穩(wěn)、動作輕巧快速,并且要將接種針穿刺到接 近試管的底部,然后沿著接種線將針拔出。最后,塞上棉塞,再將接種針上殘留的菌在火焰 上燒掉。
6)將接種過的試管直立于試管架上,放在37或28恒溫箱中培養(yǎng)。24h 后觀察結(jié)果(注 意:若具有運動能力的細菌,它能沿著接種線向外運動而彌散,故形成的穿刺線較粗而散、 反之則細而密)。微生物的接種 要開展微生物的培養(yǎng)觀察活動,就必須有菌種。對初次接觸微生物的中學生來說,菌種 可以從科研部門、生產(chǎn)單位得到。然而,要想將所得到菌種進行培養(yǎng)和長期保留,就必須學 會接種技術,以使菌種能夠“傳宗接代”。
1、斜面接種
是從已生長好的菌種斜面上挑取少量菌種移植至另一支新鮮斜面培養(yǎng)基上的一種接種方法。
操作步驟如下:
首先,點燃酒精燈。將菌種和斜面培養(yǎng)基的兩只試管平行放在左手上,用拇指與其它四指夾住,并使中指位于兩試管之間,兩試管的管口齊平。
其次,用右手先將棉塞擰轉(zhuǎn)松動,并稍拉出一些,以利接種時拔出。
第三,右手持接種針,在酒精燈將針頭部分燒紅滅菌。針頭以上凡是接種時可 能進入試管的部分,均應用火灼燒。以下操作都要使試管口靠近火旁。
第四,用右手的小指與掌間拔掉左手上兩只試管上的棉塞,同時迅速將試管口在酒精燈上燒 秒鐘左右,使管口上可能沾染的少量雜菌得以燒死。
第五,將燒過的接種針伸 入菌種管內(nèi),先將針頭接觸培養(yǎng)基上沒有菌的部位(如斜面的頂端),使其冷卻,以免燙死 被接種的菌體。然后輕輕接觸菌體,取出少許,慢慢將接種針抽出試管,接種針抽出時不要 使針頭部分碰到管壁和管口,取出后,不可使針頭通過火焰,更不可觸及其它無關物品或桌 面。
第六,迅速將接種針伸進另一試管,在培養(yǎng)基上輕輕劃線,接種菌體于其上。劃線時,要由 底部起劃較密的平行線,一直劃到頂部,以充分利用斜面面積,但不要將培養(yǎng)基劃破。
第七,燒灼試管口,將棉塞塞上。塞棉塞時,不要移動試管迎接棉塞,以免試管在移動中納 入可能含菌的空氣。 第八,將針頭在火焰上燒灼滅菌。放回原處后,騰出手將棉塞塞緊。
2、液體培養(yǎng)基接種法:
一種由斜面菌種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的方法。接種方法與斜面接種法相同,但手持試管時,應使試管略向上斜,以免培養(yǎng)基流出。
將帶有菌種的接種針送入液體培養(yǎng)基時,可使針頭部分在液體表面與管壁接觸的部位輕輕摩擦。接種后,塞上棉塞,燒灼接種針。最后將試管在手掌上輕輕打動,使菌體在培養(yǎng)基中均勻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