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鋯合金相變化與阻尼比性質(zhì)之分析
利用振動模態(tài)實驗測試合金的振動特性,配合光學顯微鏡、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與穿透式電子顯微鏡等分析技術,觀察鎂-1鋯(K1)鎂合金之顯微結構,且探討顯微結構與振動性質(zhì)之間的關系。
1.合金原料,未經(jīng)熱處理,其平均晶粒尺寸為94.4μm,自然頻率為408Hz,利用有限元素法模擬得知楊氏系數(shù)49.96GPa,阻尼比(ξ)為0.830,發(fā)現(xiàn)將材料經(jīng)500℃長時間熱處理,并不會改善阻尼性質(zhì)。
2.將材料經(jīng)不同溫度200~500℃/1小時熱處理,隨著熱處理溫度越高,晶粒有明顯的成長,自然頻率409~448Hz比原材料略微上升,楊氏系數(shù)在47.59~49.96GPa,阻尼比范圍在0.825~1.032,其中材料經(jīng)400℃/1小時熱處理的阻尼比最佳。
3.延長熱處理時間,觀察200℃/2~24小時,自然頻率在413~481Hz的范圍,楊氏系數(shù)均為49.96GPa,阻尼比的范圍在0.694~0.899,與原材料相比,略微下降。
4.300℃/2~24小時熱處理,由顯微結構的觀察,晶粒邊界有析出物與雙晶結構的出現(xiàn),具有最佳的阻尼性質(zhì),阻尼比范圍在0.974~1.905。
5.在400℃/2~24小時熱處理,由其顯微結構,亦有發(fā)現(xiàn)雙晶組織,而阻尼比在1.060~1.463之間亦有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