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粒計量圖像顯微鏡-沉降顆粒體積和顆粒尺寸范圍
分散效果到底如何?在實際工作中
有必要了解分散性試驗,它對于判斷各種分散技術的
分散效果是有用的。
確定分散程度的最簡單辦法是顯微鏡觀察。在顯微鏡載物片
上滴上一滴稀薄的懸浮液,然后用玻璃片覆蓋,使揮發(fā)減慢。拿
到顯微鏡上觀察,若顆?;ハ嗖徽辰Y,而是分散成單個的,說明
分散效果是好的。團粒在顯微鏡下一般是能夠辨認的。
流態(tài)化試驗對確定顆粒團聚程度和預選沉降介質、分散劑是
有用的。試驗要求配制顆粒濃度高的懸浮液,如50%顆粒濃度。
這么稠的懸浮液,性質接近固體,像形變時有一屈服點,顯示膨
脹性能等,但當加入分散劑時,流動似肉汁似的。分散劑的分散
效果越好,懸浮液的粘度應越低。如粘土在水中分散,流態(tài)化試
驗指出,和硅酸鈉相比,六偏磷酸鈉是較好的分散劑。
還有一種分散性試驗是測量沉降后顆粒體積。配制顆粒濃度
5%的懸浮液,從中添加不同分散劑或不同濃度的同一分散劑。
由于沉降顆粒體積和顆粒尺寸范圍有關,所以凡得到最小沉降顆
粒體積,就說明該種濃度的分散劑的分散效果最好。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