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天津大學名譽教授的坐席里又新增三位國際知名的重量級科學家——2005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羅伯特·格拉布、200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阿達·約納特和201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布魯斯·博伊特勒。受聘儀式于當天下午在天津大學北洋園校區(qū)求實會堂舉行。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國家短期千人計劃入選者、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弗雷澤·斯托達特和2008年被授予天津大學名譽教授稱號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里·夏普萊斯也出席了受聘儀式。
至此,天津大學的教授當中已有五位諾獎得主。
受聘儀式現(xiàn)場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弗雷澤·斯托達特
弗雷澤·斯托達特教授為美國化學家,于2016年因“分子機器的設計與合成”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現(xiàn)任國家“千人計劃”外專項目(短期項目)入選者、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
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獲得者布魯斯·博伊特勒
布魯斯·博伊特勒教授為美國免疫學家和遺傳學家,于2011年因“先天免疫系統(tǒng)激活”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200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納特
阿達·約納特教授為以色列科學家,于2009年因“核糖體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羅伯特·格拉布
羅伯特·格拉布教授為美國化學家,于2005年因“烯烴復分解反應”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巴里·夏普萊斯
巴里·夏普萊斯教授為美國化學家,于2001年因“手性催化氧化反應”的研究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天大藥學院作為國家國際化試點學院,50%以上的教師都是‘純老外’,藥學院的學生在國內就可以接受國際化的優(yōu)質高等教育,可以與國際頂尖科學家近距離地接觸?!?天津大學黨委書記李家俊李家俊講到,“一個杰出人才引進來并且用得好,就會吸引更多的海外優(yōu)秀人才來天津大學工作,也會促進學校整體師資隊伍水平的提升。弗雷澤教授在藥學院工作得就非常愉快,后來他把自己的科研團隊也都帶到天津大學?!?p> 現(xiàn)在,天津大學不僅引進了一批國際頂尖科學家,還更加注重引進有潛力的海外優(yōu)秀青年人才,并為他們在學校的發(fā)展搭好平臺。
幾位諾獎得主還作客天津大學北洋大講堂,為青年學子帶來“對話諾獎大師 感悟科研人生”的報告。
報告會現(xiàn)場
談教育:保持好奇心創(chuàng)造力
在報告會現(xiàn)場,幾位諾獎得主均談到了“獲得諾貝爾獎需要的素質”,那就是對事物保持好奇心與創(chuàng)造力。阿達·約納特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得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對一個事物的興趣和好奇心的培養(yǎng)。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熱愛大自然,要對我們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當然,可能這個孩子不循規(guī)蹈矩,但有一些奇怪的舉動未必是件壞事。此外要對解決的問題抱有強烈的決心和毅力?!?p> 弗雷澤·斯托達特與羅伯特·格拉布均表示,自己成長于鄉(xiāng)村,小時候并沒有受到世俗認為的良好的教育。“我小時候生活在蘇格蘭的一個小農場里,那里連電都沒有,這種生活經(jīng)歷逼著我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才能使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弗雷澤·斯托達特說。
談創(chuàng)新:要在玩中進行創(chuàng)新
弗雷澤·斯托達特還聊起了今年1月20日他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李克強總理的“一面之緣”?!澳鞘且粋€在華工作的部分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會,當天我看到很多外國專家齊聚一堂。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坐在我右手邊的竟然是李克強總理?!备ダ诐伞に雇羞_特,“我們談論了很多話題,他對我的家鄉(xiāng)非常了解。他向我詢問如何更好地將科學創(chuàng)造應用到大學。我回答說,應該給他們更多的資金支持,去幫助培育他們,科學創(chuàng)造不必馬上應用。我更希望讓科研人員通過玩的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讓他們更多享受科研創(chuàng)新的樂趣?!?p> 據(jù)悉,本次北洋大講堂活動由世界頂級期刊《自然》和《科學》雜志冠名,還得到《細胞》等國際知名期刊和機構的贊助。
本網(wǎng)快評:去年6月,因工作關系,本網(wǎng)編輯曾經(jīng)訪問過天大藥學院,并且非常榮幸地在Jay S. Siegel院長地陪同下參觀了天大藥學院的實驗室。天大藥學院的國際化程度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漫步在天大藥學院內,隨處可見金發(fā)碧眼的“洋老師”,隨處可以聽到操著不同風味的英文口音。而此次五位諾獎得主的加盟,相信會進一步夯實天大藥學院朝國際化方向發(fā)展的信念。
在與Siegel院長的閑聊中,筆者體會到,在大學里,學生是最重要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首先要看他/她能夠培養(yǎng)出多少優(yōu)秀的學生,其次才是發(fā)多少篇SCI等等。一名優(yōu)秀教師應當要思考一個問題,即如何在與學生的日常接觸過程中,慢慢引導他們,使他們所選擇的專業(yè)真正成為他們的興趣所在,興趣是產生學習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tài)度的一個重要前提,它們將決定學生們未來的發(fā)展高度。接受高度教育的目的并不僅僅是為了找一個好工作,而是在自己所在的領域成為領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