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質量檢測儀是能實時檢測甲醛,PM2.5,TVOC和溫濕度的儀器。通過其內(nèi)部空氣檢測傳感器,能準確測量出污染物濃度,并計算出空氣質量指數(shù)AQI,當濃度超標時報警??諝赓|量檢測儀工作原理為:內(nèi)部的甲醛傳感器,PM2.5傳感器,TVOC傳感器以及溫濕度傳感器的信號,通過運算放大器將傳感器的微弱信號放大,并通過濾波電路去除噪聲干擾,然后通過AD采集,并采用32位高精度CPU處理計算,然后轉化為污染物濃度值,并加以顯示。
1、電化學原理
甲醛檢測儀器采用高靈敏度電化學傳感器原理,結合單片機技術和網(wǎng)絡通訊技術對檢測場所采集空氣樣品,空氣中的甲醛被酚試劑溶液吸收,反應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顯色劑高鐵離子氧化形成藍綠色化合物。根據(jù)顏色深淺,在現(xiàn)場直接比色測定。
2、半導體式
它是利用一些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在一定溫度下,電導率隨著環(huán)境氣體成份的變化而變化的原理制造的。比如,酒精傳感器,就是利用二氧化錫在高溫下遇到酒精氣體時,電阻會急劇減小的原理制備的。
3、燃燒式
這種傳感器是在白金電阻的表面制備耐高溫的催化劑層,在一定的溫度下,可燃性氣體在其表面催化燃燒,燃燒是白金電阻溫度升高,電阻變化,變化值是可燃性氣體濃度的函數(shù)。
4、熱導池式
每一種氣體,都有自己特定的熱導率,當兩個和多個氣體的熱導率差別較大時,可以利用熱導元件,分辨其中一個組分的含量。這種傳感器已經(jīng)傳感器地用于氫氣的檢測、二氧化碳的檢測、高濃度甲烷的檢測。
空氣檢測儀也可以檢測pm2.5的濃度值。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pm2.5檢測原理。
pm2.5檢測儀主要是微電腦激光和交流靜電感應原理;主要適用于各種研究機構,氣象學,公眾衛(wèi)生學,工業(yè)勞動衛(wèi)生工程學,大氣污染研究等。
1、摩擦靜電技術
用一個探針插入到煙氣管道,這個可以測量顆粒攜帶的電荷的變化從而記錄 它們的存在。他們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受以下幾點影響:它們只能測量碰撞的或者是非??拷筋^的粉塵。
2、阻光度技術
利用光傳輸(更具體來說就是 光吸收)作為一種手段來測量顆粒密度,用穿過煙氣管道的窄光束測量光吸收。
3、光散射技術
光散射技術利用氣流中的顆粒反射出來的閃光的頻率及跟持續(xù)時間來測量 顆粒的含量,它比其他技術而言擁有壓倒性優(yōu)勢是把由于氣流中的濕度導致的誤差大大地降低到了無關緊要的水平。
TOC也是空氣檢測儀的檢測指標之一,其常見測原理如下:
1、電阻法
該法是近年來開始應用的技術,其原理是在溫度補償前提下,測量樣品在紫外線氧化前后電阻率的差值來實現(xiàn)的。但該方法對被測量的水體來源要求比較苛刻,只能用相對潔凈的工業(yè)用水和純水,應用方向單一。
2、紫外法
紫外吸收光譜用于 TOC的檢測分析最早可追溯到 1972 年 ,Dobbs 等人對于 254nm處紫外吸光度值(A)和城市污水處理二級出水及河水的 TOC之間線性關系進行了研究。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 由于具有快速、不接觸測量、重復性好、維護量少等優(yōu)點,該方法的應用得到飛速發(fā)展。
3、電導法
該法中涉及的主要器件是電導池,它由參比電極、測量電極、氣液分離器、離子交換樹脂、反應盤管、NaOH電導液等組成。電導池的優(yōu)點是價格低、易普及 ,但穩(wěn)定性較差。
4、臭氧氧化法
利用臭氧的強氧化性,采用臭氧氧化作為TOC的檢測技術,具有反應速度快,無二次污染,以及較高的應用價值。故此方法的應用前景非常可觀。
空氣檢測儀的VOC檢測原理有兩種:光離子化檢測器(PID)和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簡單來說,PID光離子原理檢測儀的優(yōu)點是:快速出數(shù)據(jù),采購成本和維護成本低,體積小,便于攜帶,缺點是不能對現(xiàn)場成分做分析,只能檢測綜合濃度;FID檢測器的優(yōu)點是精度高,能對成分做分析,缺點是采購成本和維護成本高,不方便攜帶,不能滿足現(xiàn)場出數(shù)據(jù)。
1、雙壓法、雙溫法
雙壓法、雙溫法是基于熱力學P、V、T平衡原理,平衡時間較長,分流法是基于絕對濕氣和絕對干空氣的精確混合。由于采用了現(xiàn)代測控手段,這些設備可以做得相當精密,卻因設備復雜,昂貴,運作費時費工,主要作為標準計量之用,其測量精度可達±2%RH以上。
2、飽和鹽法
靜態(tài)法中的飽和鹽法,是濕度測量中最常見的方法,簡單易行。但飽和鹽法對液、氣兩相的平衡要求很嚴,對環(huán)境溫度的穩(wěn)定要求較高。用起來要求等很長時間去平衡,低濕點要求更長。特別在室內(nèi)濕度和瓶內(nèi)濕度差值較大時,每次開啟都需要平衡6~8小時。
3、 露點法
露點法是測量濕空氣達到飽和時的溫度,是熱力學的直接結果,準確度高,測量范圍寬。計量用的精密露點儀準確度可達±0.2℃甚至更高。但用現(xiàn)代光-電原理的冷鏡式露點儀價格昂貴,常和標準濕度發(fā)生器配套使用。
4、干濕球法
干濕球法,這是18世紀就發(fā)明的測濕方法。歷史悠久,使用最普遍。干濕球法是一種間接方法,它用干濕球方程換算出濕度值,而此方程是有條件的:即在濕球附近的風速必需達到2.5m/s以上。普通用的干濕球溫度計將此條件簡化了,所以其準確度只有5~7%RH,干濕球也不屬于靜態(tài)法,不要簡單地認為只要提高兩支溫度計的測量精度就等于提高了濕度計的測量精度。
5、電子式濕度傳感器法
電子式濕度傳感器產(chǎn)品及濕度測量屬于90年代興起的行業(yè), 國內(nèi)外在濕度傳感器研發(fā)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濕敏傳感器正從簡單的濕敏元件向集成化、智能化、多參數(shù)檢測的方向迅速發(fā)展,為開發(fā)新一代濕度測控系統(tǒng)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也將濕度測量技術提高到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