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的污染主要有化學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兩種。如按形態(tài)分則可大致分為廢氣、廢水和固體污染物三種。其中生物污染包括生物廢棄物污染和生物細菌毒素污染,如血尿、液、糞便、各種電泳液、特種生物試劑等。而化學污染則包括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除此以外,還有部分實驗室存在放射性污染。
由于目前雖然國家環(huán)??偩謱⒏黝悓嶒炇壹{入環(huán)保監(jiān)管范圍,但是許多實驗室仍然處于監(jiān)控真空狀態(tài),缺乏規(guī)章制度、缺乏實驗室污染控制的經費投入、缺乏對實驗室的監(jiān)管等各種原因導致了實驗室成為了污染源,對環(huán)境造成了威脅,這些種種都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許多生物實驗室存在嚴重的污染問題,而其中又以廢液廢品的處理為最,大部分實驗室在進行生物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大量高濃度含有害微生物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基,未經適當的滅菌處理而直接外排,而且許多實驗室的下水道與附近居民的下水道相通,污染物通過下水道形成交叉污染,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滲入地下,時間長了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生物實驗室產生的廢液污染主要是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另外還有放射性污染,化學性污染包括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有機物污染主要是有機試劑污染和有機樣品污染。在大多數情況下,實驗室中的有機試劑并不直接參與發(fā)生反應,僅僅起溶劑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機試劑以各種形式排放到周邊的環(huán)境中,排放總量大致就相當于試劑的消耗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觀。有機樣品污染包括一些劇毒的有機樣品,如農藥、苯并(α)芘、黃曲霉毒素、亞硝胺等。無機物污染有強酸、強堿的污染,重金屬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的毒性不僅強,且有在人體中有蓄積性。
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廢棄物污染和生物細菌毒素污染。生物廢棄物有檢驗實驗室的標本,如血液、尿、糞便、痰液和嘔吐物等;檢驗用品,如實驗器材、細菌培養(yǎng)基和細菌陽性標本等。生物實驗室的通風設備設計不完善或實驗過程個人安全保護漏洞,會使生物細菌毒素擴散傳播,帶來污染,甚至帶來嚴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許多生物實驗室加強對SAS病毒的研究,之后報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研究時被感染的。
1.處理含有絡離子、螯合物之類的廢液時,如果有干擾成份存在,要把含有這些成份的廢液另外收集。
2.廢液的濃度超過規(guī)定的濃度時,必須進行處理。但處理設施比較齊全時,往往把廢液的處理濃度限制放寬。
3.最好先將廢液分別處理,如果是貯存后一并處理時,雖然其處理方法將有所不同,但原則上要將可以統(tǒng)一處理的各種化合物收集后進行處理。
①硫化物、氰化物、次氯酸鹽與酸;②過氧化物與有機物;③銨鹽、揮發(fā)性胺與堿。④氫氟酸、鹽酸等揮發(fā)性酸與不揮發(fā)性酸;⑤羥基酸、磺酸、濃硫酸、聚磷酸等酸類與其它的酸;
a.含有過氧化物之類爆炸性物質的廢液,要謹慎地操作,并應盡快處理。
b.要選擇沒有破損及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進行收集。將所收集的廢液的成份及含量,貼上明顯的標簽,并置于安全的地點保存。特別是毒性大的廢液,尤要十分注意。
c.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棄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須嚴格按照有關的規(guī)定,嚴防泄漏,謹慎地進行處理。
d.對硫醇、胺等會發(fā)出臭味的廢液和會發(fā)生氰、磷化氫等有毒氣體的廢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類廢液,要把它加以適當的處理,防止泄漏,并應盡快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