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化石殘體的分析礦物基質樣本分析顯微鏡
化學分析樣品的預處理
分離
為樣品采集后植物化石殘體的分析示意圖。首先從含礦物基質的母巖
中分離樣本,如整體或者部分植物化石機體(如葉片)或者特有的植物結構(
如表皮)。為了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化學變化,最好是采用物理或機械的手段,
而不是化學方法。母巖中礦物的物理去除可簡便地采用超聲波方法在液體(
通常為水或者有機溶劑)中進行。然而,對于巖石樣品中明顯的植物化石體
可采用化學軟化的方法獲得。雙氧水的采用已經顯示對化石化學組成沒有
明顯的影響
同樣,對于常用的HCI/HF化學軟化法,普遍認為這種處理方式,包
括軟化過程中的加熱催化,不會產生本質性的化學影響。但值得注意的是
,來自于未成熟沉積巖的化石有機質材料仍然含有多聚糖單體如纖維素,
可能會在HCI處理中發(fā)生某些化學變化。絕對不能使用諸如硝酸(HN03)的氧
化反應物,因為它將強烈地影響植物化石的化學組成而產生難以預料的化
學變化
純化和萃取
必要的話,對于不屬于分析范疇的附著有機質可以進一步純化去除。
例如,硬體組織應當與半透明組織分離,因為兩者常由不同的化學成分構
成(如硬體組織包含有芳香族單體,半透明結構常包含脂肪族組分)。特別
是粘附于植物結構如表皮上的煤化物質將極大地影響獲得的化學信號,這
種情況下,應采用物理方法而不是化學方法去除。此時必須確定是否將植
物化石碾磨粉化,建議采用碾磨粉化以增強樣品的化學均一性。然而對于
小型的巖石樣品或者化石殘體(如極薄的局部表皮和大孢子),必須考慮完
整地保留樣品以易于操控。當不涉及到樣品的可溶組分餾分溶液的分析時
,樣品應當采用有機溶劑萃取,以避免樣品采集和制備過程中任何可能的
污染,如可塑劑或者皮膚油脂。溶劑萃取采取索氏萃取或者在超聲波設備
中處理。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