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購買了一臺維氏硬度計在進行測試時,由于一臺維氏硬度計一般都配有多檔試驗力,常規(guī)的如6-8檔,除了圖紙上指定了試驗力如HV1,這個給出了確定的試驗力1Kg,但大多數(shù)沒確定試驗力要求的,具體選擇哪一檔試驗力就是個問題了,實際上這里這個問題可以轉化成在一檔試驗力下,所能檢測的材料的最薄厚度,材料的厚度低于這個最薄厚度時,在用壓頭對材料進行打壓時,試驗力沒有的作用的被測材料上,而是有一部分作用在了支撐材料的工作臺上,造成測試的硬度值不是材料的真實硬度值;目前近期的國家標準要求的材料的最薄厚度要是測試出的壓痕對角線的1.5倍,而以前的標準要求的是測試深度的10倍,由于維氏硬度測試時使用的是136度正四棱錐金剛石壓頭,測試時壓入試樣的深度是壓痕對角線的1/7,那按10倍的深度算,即10/7×D=1.43D,與新的標準要求的1.5倍,新的標準對材料的最薄厚度有相對高的要求;那么在一檔試驗力下材料的最薄厚度如何確定呢?其實要與材料本身的硬度有關的,如在1Kg試驗力下,材料硬度是500HV,按維氏硬度計算公式HV=0.1891×F/D2(其中試驗力F的單位是N,壓痕對角線D的單位是mm),把500HV和試驗力1公斤=1×9.80665N,帶入計算公式500=0.1891×1×9.80665/D2,可以計算得到D=0.061mm,按新的國家標準要求的最薄厚度是壓痕對角線的1.5倍算,即最薄厚度為0.061×1.5=0.0915mm,即在0.0915mm以上厚度時,該材料能夠承受1Kg試驗力,如果材料厚度小于0.0915mm時,就應該選擇更小的試驗力進行測試了。
若所測材料能夠承受一臺硬度計的所有試驗力,那么從提高測量測精度考慮,應選擇較大試驗力進行測試,因為試驗力大,所測試得到的壓痕也大即壓痕對角線比較長。在機器的操作過程中,由人眼或現(xiàn)場的其他隨機因素對壓痕長度測量時引入的誤差在一定的范圍,當測試長度比較大時,這些誤差占的比較相對就小,即由計算公式看壓痕對角線D的準確度高,與此同時,國標上要求的試驗力誤差是正負1%,試驗力大也就意味著1%區(qū)間的范圍的會擴大,硬度計生產廠家在試驗力較大時能夠更好的控制力值的準確度,因此這些因素會造成機器的整體測量精度比較高,總后在選擇試驗力時就是一句話,在材料所能承受的試驗力中選擇大的試驗力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