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分辨出兩個物點的最近距離是顯微鏡的分辨力
顯微鏡觀察的目的在于檢查下列,例如晶粒的排列和大小、查的分布、
范性形變所產(chǎn)生的一結(jié)果以及雜質(zhì)及缺陷的存在,侵蝕劑對樣
品表面的初步侵蝕將先顯示出晶粒間界來,進一步的侵蝕使各
晶粒呈現(xiàn)各種不同和濃淡度,這是因為侵蝕劑對晶體所起的化
學(xué)作用是沿著某些晶體學(xué)平面有選擇性地進行的,從而在每一
晶粒中產(chǎn)生了同一取向的一些小面,但每一晶粒相對其鄰接晶
粒的取向是各各不同的,當晶粒的取向能使光線反射到顯微鏡
的物鏡中去時,這一晶粒在目鏡中看起來就是明亮,而鄰接的
晶粒只能把大部分光反射到其它方向去,這些晶粒在目鏡中看
起來就顯得比較黑暗了。
能夠清晰地分辨出兩個物點的最近距離是顯微鏡的分辨本
領(lǐng)層氧化物薄膜,很快就掩蓋了原來的結(jié)構(gòu),因此就不得不把
樣品連同加熱器等整個封閉在一水冷室中,抽空或充以惰氣。
觀察是通過一石英窗來進行的,很明顯,要裝備這樣一具
加熱裝置就必須要求物鏡有足夠的工作距離,一具普通的16毫
米透射物鏡的工作距離約為5 毫米,這也許可用在低倍放大的
情形,但在高倍放大工作,那就必須利用一反射物鏡來增加工
作距離了,在這個情形,一具4 毫米的物鏡其工作距離約為13
毫米。
(本文由上海光學(xué)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fù)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