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名思義就是去掉了水中的除氫離子、氫氧根離子外的其他由電解質(zhì)溶于水中電離所產(chǎn)生的全部離子。即去掉溶于水中的電解質(zhì)物質(zhì)。主要通過RO膜和混床樹脂來把水中的離子除掉,常用制水儀有MilliporeElix,但仍然存在可溶性的有機物,比如熱源,所以去離子水一般不能用作注射用水;
由于電解質(zhì)溶于水中電離所產(chǎn)生的離子能增大水的導電能力,去離子水純度自然用電導率來衡量。去離子水基本用離子交換法制得。但去離子水中可以含有不能電離的非電解質(zhì),如乙醇等。
純水就是去掉了水中的全部電解質(zhì)與非電解質(zhì),也可以說是去掉了水中的全部非水物質(zhì)。基本都用反滲透法制得。由于在反滲透預(yù)處理中絕大多數(shù)都先用活性碳去除了部分非電解質(zhì),并且電導率非常容易測量,所以純水純度往往也用電導率衡量。但如果要獲得極高純度的高純水,還是需通過去除電解質(zhì)的混床、EDI方法。
超純水既將水中的導電介質(zhì)幾乎完全去除,又將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zhì)、氣體及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電阻率大于18M *cm,或接近18.3M *cm極限值。
這種水中除了水分子(H20)外,幾乎沒有什么雜質(zhì),更沒有細菌、病毒、含氯二惡英等有機物,當然也沒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一般不可直接飲用,對身體有害,會析出人體中很多離子。通常實驗室中常用NANOpure或Milli-Q制備,制水源一般為去離子水或者RO水。
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fā)度的差別,使H2O汽化并隨之使蒸氣部分冷凝分離而得的水,能去除自來水內(nèi)大部分的污染物,但揮發(fā)性的雜質(zhì)無法去除,如二氧化碳、氨、二氧化硅以及一些有機物。新鮮的蒸餾水是無菌的,但儲存后細菌易繁殖。
按照純度級別高低順序是:超純水、去離子水、純水(RO水)、蒸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