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儀器信息網 無論是碳離子治療系統(tǒng),還是連續(xù)波重離子直線加速器,亦或是近紅外天光背景測量儀,都可以看出各領域的 國之重器 不斷涌現(xiàn),顯現(xiàn)了我國從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tǒng)能力提升的特點,形成了 多點開花 的新局面。
只是積極搶占國際科技競爭和未來發(fā)展制高點的集中代表,但充分體現(xiàn)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的階段性成就,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和不斷推進的豐碩成果。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新舟60遙感飛機交付驗收
航空遙感可以在局部進行大量觀測,在應急保障、救災、農業(yè)、水利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多年以來,在我國領空執(zhí)行遙感觀測任務的只有兩架國外的遙感機,擁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遙感觀測平臺一直是國內科研人員的一個目標。經過西飛民機公司5年的努力,兩架國產高性能新舟60遙感機成功地完成了研制、驗證和適航取證工作。
11月27日,第二架國產新舟60遙感機交付驗收儀式在西安市閻良區(qū)舉行。據(jù)悉,為滿足遙感機搭載不同功能設備及觀測目的的多樣化需求,設計人員在國產新舟60飛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裝設計,形成了新舟60遙感平臺基本型、遙感平臺天線罩型、遙感平臺桁架天線罩型、遙感平臺副油箱型、遙感平臺桁架型、遙感平臺副油箱小天線罩型等6種不同狀態(tài)。從技術指標看,新舟60遙感機的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科研人員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加載先進的光學遙感、微波遙感等設備,使其成為開展我國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的有效技術手段,并為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變化提供科學數(shù)據(jù)。
LHAASO首批探測器投入觀測
經過近2年的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已經具備一定規(guī)模,且其巡天靈敏度已經比國際上靈敏度較高的同類裝置高出30%。4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此次投入科學觀測的探測器包括由900個探測器單元組成的、靈敏面積達22500平方米的一號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兩臺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180臺電磁粒子探測器和80個繆子探測器。
據(jù)了解,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我國 十二五 期間立項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裝置由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繆子探測器陣列、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等組成。其主要科學目標為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開展相關的宇宙演化、高能天體演化和暗物質的研究。
此次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也備受國內外專家的關注,4月27日,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瑞士等國的專家學者趕赴觀測現(xiàn)場考察,并對第一階段的科學觀測目標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內首臺自主研制的超導扭擺磁鐵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
2019年下半年,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研制的我國首臺超導扭擺磁鐵(SCW)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替代了原有的永磁3W1扭擺磁鐵。
利用3W1-SCW高通量和強穿透特性,頂峰多尺度科學研究所結合快速X射線成像與垂直氣體炮加載技術,在100 k幀頻、單幅曝光時間1.25 s的情況下,首次獲得高速侵徹下鈣質砂內部的動力學和演化過程(樣品厚度達5 mm)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了確保儀器順利運行,2019年暑期檢修期間,3W1-SCW成功地安裝到了BEPCII儲存環(huán)上,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技術人員也對3W1前端區(qū)進行了改造和更新。在安裝完成后,3W1-SCW不僅將發(fā)出的同步輻射廣引入到BSRF-3W1實驗站,還開始為3W1光束線站的用戶供光。
超導扭擺磁鐵在BEPCII上的應用,不僅拓寬了原3W1光束線站的應用領域,也極大地提高了該束線的使用效率。超導扭擺磁鐵是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所研制設備的實際應用,它的成功運行對未來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編列舉的知識產權變現(xiàn)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在2019年里,我國各個領域各個行業(yè)可與國際先進技術媲美的創(chuàng)新產品、設備與技術都有良好的應用,眾多國外專家也開始汲取國內科研人員的實驗經驗,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中國要掌握屬于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在國際上才會更有力量,更有話語權。
埃斯庫羅斯曾說過 需要的力量是無法抗拒的 ,恩格斯也表示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相信在社會需求高漲的時代,在科技創(chuàng)新熱潮下,全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把準科技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為國家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出貢獻,還要落實完成全國科技工作會議部署的任務目標,并創(chuàng)造更多更貼近群眾、真正造福人民的儀器設備,從而為實現(xiàn)躋身創(chuàng)新型國家前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我國也能以昂揚的姿態(tài)向著世界科技強國宏偉目標挺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科學院、新華網、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網
只是積極搶占國際科技競爭和未來發(fā)展制高點的集中代表,但充分體現(xiàn)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的階段性成就,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和不斷推進的豐碩成果。
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新舟60遙感飛機交付驗收
航空遙感可以在局部進行大量觀測,在應急保障、救災、農業(yè)、水利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多年以來,在我國領空執(zhí)行遙感觀測任務的只有兩架國外的遙感機,擁有我國自主研發(fā)的遙感觀測平臺一直是國內科研人員的一個目標。經過西飛民機公司5年的努力,兩架國產高性能新舟60遙感機成功地完成了研制、驗證和適航取證工作。
11月27日,第二架國產新舟60遙感機交付驗收儀式在西安市閻良區(qū)舉行。據(jù)悉,為滿足遙感機搭載不同功能設備及觀測目的的多樣化需求,設計人員在國產新舟60飛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裝設計,形成了新舟60遙感平臺基本型、遙感平臺天線罩型、遙感平臺桁架天線罩型、遙感平臺副油箱型、遙感平臺桁架型、遙感平臺副油箱小天線罩型等6種不同狀態(tài)。從技術指標看,新舟60遙感機的性能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且科研人員也可以充分利用這個平臺,加載先進的光學遙感、微波遙感等設備,使其成為開展我國地球系統(tǒng)科學研究的有效技術手段,并為人類更好地研究地球的變化提供科學數(shù)據(jù)。
LHAASO首批探測器投入觀測
經過近2年的建設,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已經具備一定規(guī)模,且其巡天靈敏度已經比國際上靈敏度較高的同類裝置高出30%。4月26日,由中國科學院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首批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此次投入科學觀測的探測器包括由900個探測器單元組成的、靈敏面積達22500平方米的一號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兩臺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180臺電磁粒子探測器和80個繆子探測器。
據(jù)了解,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是我國 十二五 期間立項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該裝置由電磁粒子探測器陣列、繆子探測器陣列、水切倫科夫探測器陣列、廣角切倫科夫望遠鏡陣列等組成。其主要科學目標為探索高能宇宙線起源,開展相關的宇宙演化、高能天體演化和暗物質的研究。
此次探測器投入科學觀測也備受國內外專家的關注,4月27日,來自美國、日本、德國、法國、意大利、俄羅斯、瑞士等國的專家學者趕赴觀測現(xiàn)場考察,并對第一階段的科學觀測目標進行了深入探討。
國內首臺自主研制的超導扭擺磁鐵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
2019年下半年,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加速器中心研制的我國首臺超導扭擺磁鐵(SCW)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投入運行,替代了原有的永磁3W1扭擺磁鐵。
利用3W1-SCW高通量和強穿透特性,頂峰多尺度科學研究所結合快速X射線成像與垂直氣體炮加載技術,在100 k幀頻、單幅曝光時間1.25 s的情況下,首次獲得高速侵徹下鈣質砂內部的動力學和演化過程(樣品厚度達5 mm)的實驗數(shù)據(jù)。為了確保儀器順利運行,2019年暑期檢修期間,3W1-SCW成功地安裝到了BEPCII儲存環(huán)上,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技術人員也對3W1前端區(qū)進行了改造和更新。在安裝完成后,3W1-SCW不僅將發(fā)出的同步輻射廣引入到BSRF-3W1實驗站,還開始為3W1光束線站的用戶供光。
超導扭擺磁鐵在BEPCII上的應用,不僅拓寬了原3W1光束線站的應用領域,也極大地提高了該束線的使用效率。超導扭擺磁鐵是高能同步輻射光源驗證裝置所研制設備的實際應用,它的成功運行對未來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小編列舉的知識產權變現(xiàn)的例子只是滄海一粟,在2019年里,我國各個領域各個行業(yè)可與國際先進技術媲美的創(chuàng)新產品、設備與技術都有良好的應用,眾多國外專家也開始汲取國內科研人員的實驗經驗,這也從側面體現(xiàn)出了中國要掌握屬于自己的自主創(chuàng)新技術在國際上才會更有力量,更有話語權。
埃斯庫羅斯曾說過 需要的力量是無法抗拒的 ,恩格斯也表示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 。相信在社會需求高漲的時代,在科技創(chuàng)新熱潮下,全國科研工作者不僅要把準科技創(chuàng)新的著力點,為國家創(chuàng)新發(fā)展做出貢獻,還要落實完成全國科技工作會議部署的任務目標,并創(chuàng)造更多更貼近群眾、真正造福人民的儀器設備,從而為實現(xiàn)躋身創(chuàng)新型國家前列目標打下堅實基礎,我國也能以昂揚的姿態(tài)向著世界科技強國宏偉目標挺進。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日報、中國科學院、新華網、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