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技術指標名稱
技術指標響應值
1
工作條件
常溫常壓下運行,實驗前先培養(yǎng)一定量的活性污泥。
2
實驗目的
1、了解活性污泥法曝氣池的構造和主要工藝參數(shù)
2、掌握操作組成的處理流程,觀察污水、污泥和空氣在處理過程中的舉動
3、加深對活性污泥法動力學基本概念的理解
3
實驗流程
集水箱、格柵、沉砂池、初沉池、推流式曝氣池、豎流式二池、污泥濃縮池、厭氧消化池、污泥回流系統(tǒng)、達標排放等工藝流程組成。
4
工作原理
普通活性污泥法是在廢水的自凈作用原理下發(fā)展而來的。廢水再經(jīng)過沉砂池、初沉等工序進行一級處理,去除了大部分懸浮物和部分BOD后進入一個人工建造的池子,池子猶如河道的一段,池內(nèi)有無數(shù)能氧化分解廢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微生物。同天然河道相比,這一人工的凈化系統(tǒng)效率極高,大氣的天然復氧根本不能滿足這些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的耗氧需要,因此在池中需設置鼓風曝氣或機械翼輪曝氣的人工供氧系統(tǒng),池子也因此而被稱為曝氣池。
廢水再曝氣池停留一段時間后,廢水中的有機物絕大多數(shù)被曝氣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成無機物,隨后即進入另一個池子 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成絮狀的微生物絮體 活性污泥下沉,處理后的出水 上清液即可溢流而被排放。
為了使曝氣池保持高的反應速率,必須使曝氣池內(nèi)維持足夠高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濃度,為此,沉淀后的活性污泥又回流至曝氣池前端,使之與進入曝氣池的廢水接觸,以重復吸附、氧化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
曝氣池中污泥濃度一般控制在2~3g/L,廢水濃度高是采用較高數(shù)值。廢水再曝氣池中的停留時間采用4~8h,視廢水中有機物濃度而定?;亓魑勰嗔考s為進水流量的25%~50%,視活性污泥含水率而定。
曝氣池中水流是縱向混合的推流式。在曝氣池前端,活性污泥同剛進入的廢水相接觸,有機物濃度相對較高,即供給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食料較多,所以微生物生長一般處于生長曲線的對數(shù)生長期后期或穩(wěn)定期。由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氣時間比較長,當活性污泥繼續(xù)向前推進到曝氣池末端時,廢水中有機物已幾乎被耗盡,污泥微生物進入內(nèi)源代謝期,它的活動能力也相應減弱,因此,在沉淀池中容易沉淀,出水中殘剩的有機物數(shù)量較少。處于饑餓狀態(tài)的污泥回流入曝氣池后又能夠強烈吸附和氧化有機物,所以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和懸浮物去除率都很高,可達到90%~95%。
4
產(chǎn)品特點
活性污泥法是應用zui廣泛的一種好氧生物處理方法,構成活性污泥法有三個基本要素:(1)微生物;(2)有機物;(3)溶解氧。
5
技術指標
處理水量:10~20L/H、裝置外形總尺寸:6300mm 500mm 1300mm、電源220V 功率1300W。
6
產(chǎn)品規(guī)格與附件
設備主要由格柵1套、沉砂池1套、初沉池1套、推流式曝氣池1套、二沉池1套、中間水箱1套、活性炭過濾器1套、污泥濃縮池1套、厭氧消化池1套、污泥回流等組成。
配套附件有
1、PVC配水箱2只 2、水泵3臺 3、細格柵1套 4、旋流直流電機1臺 5、調速電動機及不銹鋼攪拌器3套 6、低噪音充氧泵1臺 7、微孔曝氣器3套 8、沼氣流量計1只、轉子流量計2只、氣體流量計1只 9、污泥回流泵1臺 10、可編程控制器 1套 11、金屬電控制箱 1只、漏電保護開關1套、按鈕開關、電源電壓表、電源線1批 12、連接管道、活接、彎頭、直接1批 13、不銹鋼臺架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