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統(tǒng)由:山西汾渭能源、太鋼集團、太原理工大學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研發(fā)的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統(tǒng)。
該系統(tǒng)是基于大數據分析、云計算的智能化管理手段,對不同成煤年代,成煤物質,變質程度及煤中堿金屬與硅、鋁含量對焦炭質量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各種影響因素的組合與互補性進行了計算機模擬與生產試驗。在專業(yè)理論的指導下按照不同的生產工藝進行了大數據分析,確定了三十多個對煉焦結果產生影響的工藝與質量參數模型。
全要素智能配煤系統(tǒng)包括:使用說明、工藝選擇、配煤原料庫、焦炭質量預測、自動配煤優(yōu)化和歷史配煤方案六大功能模塊。
使用時使用者只需要在工藝選擇模塊中選擇所采用的爐型和裝煤方式,在配煤原料庫模塊中錄入即時的煤種信息,在焦炭質量預測模塊中給定所需煤種的配入量,軟件即可計算出相應的入爐煤、焦炭以及化產品的質量、產率和價格信息。
該系統(tǒng)于2017年6月27日,由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山西汾渭能源開發(fā)咨詢有限公司、太原理工大學共同主辦的山西省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精細化智能配煤系統(tǒng)開發(fā)與工程示范”(編號:MJH2014-02)推介會上發(fā)布,并通過專家評審。評審會邀請了中國焦化行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楊文彪、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副所長房倚天、山西陽光焦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馬建安、首鋼技術研究院焦化首席工程師李東濤、太原煤氣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副董事長宋旗躍、山西化工設計院原副院長徐占軍及太原化學工業(yè)集團總工趙英杰等單位專家對該項目進行了審查和評估。同時,山西省科技廳牛志勇處長、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原副所長苗茂謙、山西焦化行業(yè)協(xié)會專家牛振奎、太鋼焦化廠長賀世澤、太鋼技術中心科技管理科科長苗華軍、太鋼技術中心副主任徐芳泓、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科技處副處長楊禹以及太原理工大學科技處處長王云才等領導參加了此次評審會。各方專家認為,該項目經過整合資源和加強互聯網技術的專業(yè)支撐,可確實提升焦化行業(yè)整體水平,改變資源優(yōu)質、產業(yè)劣勢的被動局面。
智能配煤系統(tǒng)前期通過大量地質數據、煤樣分析數據及其它的研究,對每一個礦區(qū)、煤礦的煤層灰分、硫分及其它參數的變化規(guī)律都做了分析,完成了中國煤礦煤質數據庫的建設,目前完成生產及建設煤礦共計4787座,產能合計45.36億噸。通過收集太鋼、試驗基地等焦爐各項參數、對影響焦炭指標的關鍵因素進行數據分析,結合煤化所提供的灰成分影響焦炭熱性能機理模型與理工大提供的硫轉化模型為基礎,獲得適用于不同爐型的焦炭質量智能預測模型。
系統(tǒng)通過矩陣分析等數學方法計算出***配煤成本方案,***終形成智能優(yōu)化配煤系統(tǒng)集成軟件。取得了降低配煤成本每噸20-50元的效果,不僅使焦化企業(yè)的產品質量更為穩(wěn)定,更使產品整體成本均降每噸30-150元。
天瑞儀器EDX4600A熒光分析儀
經過系統(tǒng)研發(fā)方專家論證,可滿足要求煤灰成分:SiO2、Al2O3、TiO2、Fe2O3、CaO、SO3、K2O、Na2O、MnO2、P2O5、MgO的檢測,現已得到廣泛應用。
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手機:18626188341 電話:0512-57017222 傳真:0512-570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