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的表面與晶粒粗化溫度加工鑒定金相顯微鏡
就一般而言,異常晶粒長大過程具有如下特征:
(1)在異常晶粒長大過程中大晶粒是從業(yè)已存在于原始基體
中的晶粒發(fā)展而成的,而不是在異常晶粒長大過程中新形成的。
(2)異常晶粒長大的初始階段是緩慢的,即在異常晶粒長大
之前有一個明顯的孕育期。
(3)決定哪些晶??赡艹蔀槎尉Я6靡蚤L大的因素以及
二次晶粒在初期的長大機制是整個異常晶粒長大過程中最未被人
們認識的部分。一般認為二次晶粒在初期就明顯大于系統(tǒng)平均晶
粒尺寸或者在有織構(gòu)存在時具有與眾不同的取向。
(4)發(fā)生異常晶粒長大的條件是正常晶粒長大過程受阻而不
能進行。
(5)異常晶粒長大結(jié)束后的二次織構(gòu)不同于原始試樣中的主
要再結(jié)晶織構(gòu)。
(6)許多金屬具有相應的能發(fā)生異常晶粒長大的最低溫度,它
稱為“晶粒粗化溫度”。當退火溫度低于晶粒粗化溫度時,將不發(fā)
生異常晶粒長大,因此一般不會形成粗大的晶粒組織。而當退火溫
度大大超過晶粒粗化溫度時,盡管會發(fā)生異常品粒長大,但因二
次晶粒數(shù)目很多,它們很快就將相互碰到.使異常晶粒長大過程
較早結(jié)束,所以晶粒尺寸也不會很大。但是如果退火溫度剛好超過
晶粒粗化溫度,則將只有極個別晶粒呈異常長大特征,它們將具
有足夠大的空間充分長大,在這種情況下異常晶粒長大過程結(jié)束
后的晶粒尺寸最大。
(7)異常晶粒長大的驅(qū)動力來源通常與正常晶粒長大相同,即
來源于系統(tǒng)的界面能,但在某些情況下,金屬的表面能也可能是
決定異常晶粒長大特征的主要因素。
(本文由上海光學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