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發(fā)表在世界頂級期刊《細胞》,所有作者皆大歡喜;然而,十年之后,作者自曝造假,通訊作者馮新華矢口否認,而施一公作為該論文作者之一,也被捎帶著戴上“造假”帽子了。[點擊了解事件來龍去脈]
還好如今5個月過去了,《細胞》9日發(fā)表一則“Editorial Note”,宣布還了該論文的通訊作者們一個清白。不過這事倒是讓各位導師捏一把汗啊,萬一有學生對導師不滿,然后舉報聲稱自己發(fā)表的論文中有造假,那可真是百口莫辯??!
9日凌晨,《細胞》(Cell)官網發(fā)布一則來自其編輯部的聲明(Editorial Note)稱,此前馮新華博士作為通訊作者的論文中的三張實驗圖片遭到舉報稱被“修改過”,《細胞》通過聲明告知了科學界。國際上兩個獨立實驗室也隨即展開驗證實驗,目前實驗都已完成,結果則很大程度上證明了前述三張圖片的核心實驗結論。
《細胞》編輯部感謝前述兩個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保證科學結論準確性的獨立實驗室。他們同時表示,雖然這一結果不能消除前述圖片被“修改”的指控,但《細胞》不再采取進一步的行動調查這一事件。
十年前發(fā)表的論文,其中一位署名作者自曝造假
今年4月7日,《細胞》官網發(fā)表了一篇與馮新華有關聲明——“編輯部關注”(Editorial Expression of Concern)。
該聲明稱,《細胞》編輯部接到馮新華涉?zhèn)握撐牧硪皇鹈髡叩呐e報,該作者自曝造假,稱自己對一篇論文中的三張實驗圖片進行了“人為篡改”,以使其達到預期效果。
該論文作者可謂陣容強大,作者包括貝勒醫(yī)學院、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等15名科研人員,其中不乏生物學界大牛。包括時為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現(xiàn)為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院士,清華大學孟安明院士。通訊作者馮新華現(xiàn)任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首席研究員。
被舉報者稱實驗原始數據不能證明舉報人造假說法
《細胞》編輯部隨后詢問了該論文的其他署名作者、通訊作者馮新華所在的研究機構以及國際出版?zhèn)惱砦瘑T會(COPE),并對已有的原始數據進行了評估。
《細胞》稱,他們?yōu)橥ㄓ嵶髡咛峁┝艘粋€機會——在其他獨立實驗室中,對存在疑問的實驗結果進行驗證。該編輯部將公布調查結論。
4月份,馮新華告訴科學媒體《知識分子》,就梁耀云自己舉報自己造假一事,他本人、貝勒醫(yī)學院和細胞出版社已經溝通了一年左右的時間。
馮新華說,梁耀云聲稱自己在實驗中做了補樣,但是在實驗記錄中沒有提及。
“他所有的實驗記錄我們都翻出來看了,沒有記錄,貝勒調查原始數據都找出來了,并不能證明他的說法,就是說,我們的物證并不能證明他自己造假。”馮新華說。
據《知識分子》報道,馮新華曾提出,《細胞》登“編輯部關注”的同時,應刊登一個自己的回應,但《細胞》沒同意。《細胞》稱,馮新華可以在個人網站澄清。
“誰會看我的網站?都是去看細胞(出版社)的網站!”馮新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