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電鏡網絡會議(iCEM 2016)邀請報告
環(huán)境透射電鏡中的納米實驗室
?
解德剛 博士
西安交通大學
報告摘要:
材料科學是研究材料的成分、結構、組織、處理工藝與服役性能的學科。透射電子顯微鏡自發(fā)明以來,由于在表征材料的成分、結構、組織方面有著高分辨的優(yōu)勢,極大地推動了材料學科的發(fā)展。近年來,隨著實驗技術的發(fā)展,透射電鏡正快速從一種靜態(tài)表征技術拓展為動態(tài)表征技術,即原位技術。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在保持電鏡固有的高分辨的同時,再將各種力、熱、光、電、磁等物理場中的一個或多個施加給電鏡樣品,并利用相機記錄材料在該刺激下的響應過程,相當于在電鏡內部搭建了一個納米實驗室。另外,新的環(huán)境透射電鏡以及新的樣品桿設計能夠為樣品提供一定的氣體或液體環(huán)境。如此一來,環(huán)境透射電鏡中的納米實驗室也可以用來表征材料科學的最后的兩大塊:材料處理與服役性能。本報告將介紹原位透射電鏡技術在近年來的新發(fā)展,以及西安交大金屬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納中心利用該技術在材料科學研究中所進行的一些應用和探索。
報告人簡介:
解德剛,西安交通大學微納尺度材料行為研究中心(CAMP-Nano)新講師,西安交大-日立聯合研發(fā)中心(XHRDC)副主任。
教育經歷
2010年9月——2016年3月 西安交通大學獲博士學位
2011年9月——2012年8月 麻省理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訪問學生
2006年9月——2010年7月 西安交通大學獲學士學位
研究方向
氫脆、氫損傷的微觀機制
微納尺度材料在力、熱、電等刺激下的特殊行為
微納尺度的電化學過程
會議報告
1. Xie D.-G.; Li S.-Z.; Wang Z.-J.; Gumbsch P.; Li J.; Shan S.-W., “In Situ TEM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Hydrogen on the Behavior of Dislocation and Cracking in Aluminum”, 2015 TMS Annual Meeting & Exhibition, Orlando, FL, USA, Mar. 15-19, 2015 (Oral)
2. Xie D.-G.; Li M.; Wang Z.-J.; Shan Z.-W., “Hydrogen embrittlement in aluminum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bending in environmental TEM”, 201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aterials Behavior at the Micro- and Nano-Scale, Xi’an China, Jun. 1-3, 2015 (Oral)
3. Xie D.-G.; Wang Z.-J.; Sun J.; Ma E.; Li J. & Shan Z.-W. “In situ TEM Investigation of Blister Formation on Aluminum Surface in Hydrogen Environment”, 2015 MRS Fall meeting, Boston, MA, USA, Nov 29 – Dec 4, 2015 (Oral)
報告時間:2016年10月25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