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階段對二硫化鉬濕度傳感器的研究主要受制于加工過程本身引入的殘膠對材料表面的污染,影響了其對水分子的吸附,從而導致靈敏度不高或響應時間過長等問題。因而,如何得到具有高靈敏、快速響應時間的二硫化鉬濕度傳感器成為制約其應用的最主要因素。
針對上述問題,日前,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tài)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利用一種新的金剝離方法,加工得到具有干凈表面的二硫化鉬場效應晶體管,從而實現(xiàn)了對水分子的靈敏響應。該項工作由實驗室博士趙靜在研究員張廣宇的指導下完成。
據(jù)悉,這種加工方法主要是利用二硫化鉬與金之間的作用力遠大于金與襯底間的作用力,從而可以將多余的二硫化鉬樣品從襯底上完整地剝離下來,同時保證了用于器件的二硫化鉬表面的干凈。利用這種方法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經過反應離子刻蝕后表面殘膠對器件性能的影響,另一方面大大簡化了加工過程,得到了具有超潔凈表面的二硫化鉬場效應晶體管,其光學、電學性能的顯著提高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這種加工方法得到的樣品具有更好的性能。
由于利用這種金剝離方法得到的二硫化鉬場效應晶體管具有超潔凈的表面,因此能夠靈敏感知外界濕度變化,大大提高了二硫化鉬濕度傳感器的靈敏度。除了具有超高靈敏度外,由于二硫化鉬表面沒有懸掛鍵,對水分子的吸附是純粹的物理吸附,因此器件可以很容易地進行脫吸附,有效縮短了響應時間和恢復時間。除此之外,得益于CVD生長的二硫化鉬成膜均勻,可以加工得到一系列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二硫化鉬濕度傳感器陣列,從而對外界不同濕度的空間分布起到定位作用,用來實時監(jiān)測外界濕度分布的變化。
這種基于超潔凈表面的二硫化鉬樣品加工得到的濕度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響應時間和恢復時間短、使用壽命長、空間分辨率高等特性,可以廣泛應用于未來無接觸定位系統(tǒng)及二維材料多功能柔性傳感器陣列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