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形成壓制陶瓷制備工藝樣品檢測顯微鏡
在陶瓷制備工藝中,脫水或干燥是經(jīng)常遇到的工藝流程,通常實驗
室少量泥漿或料漿的去水,多半在烘箱中進行。但采用烘干,易在
烘干時發(fā)生泥漿沉降,按密度大小上下分離,這就造成球磨攪拌已
混合均勻的料,又變得不均勻,對于高要求的陶瓷,如PLZT透明瓷
,會影響燒后的透明度,于是就采用攪拌烘干,以防止這種因沉淀
而形成的不均勻。生產(chǎn)中大量的泥漿脫水,是采用壓濾設(shè)備去水,
但如壓力不大時,則耗時長,如1~2 h;裝卸濾板勞動量也大,有
時還易漏漿。如果采用高壓壓濾則效率可提高。近年來有的工廠采
用離心機脫水.速度快,15~20 rnin即完成脫水,并可節(jié)能。脫
水后濕泥餅可在烘箱中干燥,也可以切成薄片在微波隧道窯中干燥
,比一般電熱干燥,節(jié)能可達(dá)50%~80%,這是因為微波干燥中能
量只在潮濕有水處才有能耗。噴霧干燥也可應(yīng)用,但能耗頗大。
靜水壓成形
干壓成形中壓力多從上下方向施加,因此樣品內(nèi)部有密度的不
均勻分布,易形成壓制品的缺陷和內(nèi)應(yīng)力。在靜水壓成形工藝中,
壓力從所有方向施加于粉體,因此減少了模壁和粉料摩擦力引起的
不均勻問題,也可壓制長度比直徑大得多的試樣,粉料密封于不漏
油的橡皮膜內(nèi),整體浸沒在高壓容器內(nèi)的液體介質(zhì)中,干、濕袋法
靜水壓工藝見。傳壓的液體介質(zhì)可用油、水、甘油等。一
般用剎車油較方便,容器也不易生銹。模具過去多用氯丁橡膠,近
年來有采用制作方便的軟塑料代替將金屬模具預(yù)熱至100~200℃,
然后浸入塑料漿中,取出懸掛于烘箱內(nèi),于175~180"(2烘干15~2
0 min,然后剝下塑料,即可使用。壓制時,粉料先經(jīng)50~100 MPa
的壓力預(yù)壓造粒,正式壓片時壓力為200 MPa。
(本文由上海光學(xué)儀器廠編輯整理提供, 未經(jīng)允許禁止復(fù)制http://www.sgaaa.com)
合作站點:http://www.xianweiji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