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索獎”是一個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shù)領(lǐng)域的公益性獎項,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支持在中國大陸全職工作的、45周歲及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該獎項成立于2018年11月,由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zhí)行官、騰訊基金會發(fā)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鄔賀銓、李培根、陳十一、張益唐、施一公、高文、謝克昌、程泰寧、謝曉亮、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fā)起。
據(jù)騰訊科技報道,2019年首屆“科學探索獎”總共收到了1335人的有效申報材料,經(jīng)過350多位各領(lǐng)域的專家提名、推薦、評審,終產(chǎn)生了50位獲獎人。這50位獲獎人在未來的5年內(nèi),會獲得總額為300萬元的獎金。2019年11月2日,“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將于在北京舉行,屆時50位獲獎人也將齊聚一堂,與公眾見面。
名單如下:
序號
姓名
性別
所在領(lǐng)域
工作單位
1
陳宇翱
男
數(shù)學物理學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2
劉江來
男
上海交通大學
3
劉若川
男
北京大學
4
萬賢綱
男
南京大學
5
王亞愚
男
清華大學
6
陳學偉
男
生命科學
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7
李毓龍
男
北京大學
8
劉 穎
女
北京大學
9
宋保亮
男
武漢大學
10
王宏偉
男
清華大學
11
頡 偉
男
清華大學
12
付巧妹
女
天文和地學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
13
高 翔
男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14
劉繼峰
男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
15
施 勇
男
南京大學
16
汪毓明
男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17
陳 鵬
男
化學新材料
北京大學
18
馬 丁
男
北京大學
19
王曉晨
男
南開大學
20
王 訓
男
清華大學
21
游書力
男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
22
鄭南峰
男
廈門大學
23
陳云霽
男
信息電子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shù)研究所
24
黃 罡
男
北京大學
25
山世光
男
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shù)研究所
26
吳華強
男
清華大學
27
楊 帆
男
清華大學
28
楊玉超
男
北京大學
29
鞏金龍
男
能源環(huán)保
天津大學
30
劉全有
男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1
劉瑋書
男
南方科技大學
32
王書肖
女
清華大學
33
袁浩然
男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34
周歡萍
女
北京大學
35
高 亮
男
先進制造
華中科技大學
36
王 東
男
海軍工程大學
37
張阿漫
男
哈爾濱工程大學
38
張晨輝
男
清華大學
39
周 欣
男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shù)學研究所
40
鄧自剛
男
交通建筑
西南交通大學
41
樊健生
男
清華大學
42
陸新征
男
清華大學
43
徐趙東
男
東南大學
44
楊俊宴
男
東南大學
45
郭少軍
男
前沿交叉
北京大學
46
郭雪峰
男
北京大學
47
李 棟
男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48
李鐵風
男
浙江大學
49
蔣興宇
男
南方科技大學
50
陸朝陽
男
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 根據(jù)名單我們可發(fā)現(xiàn),此次獲獎者絕大多數(shù)來自17所高校,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科大、南京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廈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9名獲獎者來自相關(guān)研究所,還有一名來自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科學探索獎”的設立,有助于激勵青年科學工作者投身于科研事業(yè),對推動我國創(chuàng)新驅(qū)動發(fā)展有深遠的意義。未來,“科學探索獎”監(jiān)督委員會還會不斷完善獎項的各項方案,繼續(xù)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確保獎項合法合規(guī)、公正有序,為科研工作者帶去切實的幫助。
此外,“科學探索獎”還將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交叉學科交流平臺,組織各種科普活動,為推動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shù)發(fā)展做出努力。
資料來源:科學探索獎 騰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