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在詳細分析圖紙的基礎(chǔ)上的測量要求,是編程思路、測量方法優(yōu)化的主要依據(jù),測量公差的要求是它傳達的直接要求,有時我們也要注意它所傳達的加工要求及裝配要求,后者又是影響測量方式、計量手段的重要因素。
二:分析圖紙具體要求
詳細全面的了解圖紙細節(jié),有助于測量工作的展開,經(jīng)驗表明,純粹的只熟悉如何測量,而不涉獵相關(guān)的領(lǐng)域,有時會使您在面臨測量結(jié)果時相當迷惑,豐富的實踐將會使您慢慢體會到這一點.所以具備豐富的機加工知識,看圖技巧等都會使您應付復雜的測量有裨益。
三:分析實現(xiàn)測量要求的測針配備
1、組合要少
2、測量孔的測針直徑在不影響其它尺寸測量的前提下要盡可能稍大些
3、傳感器加長桿和測桿加長桿要合理組合
四:分析怎樣建立坐標系
1、粗建坐標系:最重要的是實現(xiàn)自動化測量
2、精建坐標系:圖紙尺寸的基準是唯一依據(jù)
五:確立合理的程序模塊及模塊秩序
測量效率因素分析
測量路徑分四部分,相應的一個工件的測量時間是這四段路徑所花時間的累加;
要合理設置逼近、回退距離、移動速度、掃描速度等參數(shù);
飛行模式極大地削弱了加速度的影響,提高效率
縮短加減速時間和距離,或者不需要加減速時間和距離: 因為飛行模式可以使測量機運動時切向速度一直處于高速運動狀態(tài),即在轉(zhuǎn)折點和元素之點運動時,以圓弧聯(lián)接路徑高速運動,不會降低速度,如果需要加速或者減速,也會使加速時間和距離極大縮短,甚至是縮短到接近為零的狀態(tài)。因此,這一技術(shù)的好處是可以較小的加速度數(shù)值獲得較高運動效率,即使在大家都采用了飛行模式時,較高速度一方也更易獲得較大的效率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