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鋰離子電池下游新能源汽車、儲能等應用爆發(fā)需求的拉動下,鋰離子電池產業(yè)蓬勃發(fā)展,同時,也為鋰離子電池檢測領域帶來新的機遇。
據工信部消息,2019年1-7月,全國電池制造業(yè)主要產品中,鋰離子電池產量83.2億只,同比增長10.0%;鉛酸蓄電池產量11178.4萬千伏安時,同比增長4.0%;原電池及原電池組(非扣式)產量225.5億只,同比增長3.8%。1-7月,全國規(guī)模以上電池制造企業(yè)營業(yè)收入4089.2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利潤總額164.7億元,同比增長63.7%。
另外,一個行業(yè)的發(fā)展態(tài)勢可以從該行業(yè)的科研活躍度側面反應,以中國知網數據庫為檢索庫,“鋰電池”為檢索對象,檢索相關文獻數據如下。
“鋰電池”相關文獻發(fā)表數量年度分布圖
從近20年“鋰電池”相關文獻發(fā)表數量年度分布圖,可以看到,我國鋰電池相關文獻從2008年以來,呈現持續(xù)快速增長,展現出鋰電池相關研究的持續(xù)火熱升級。
從檢索到文獻的主題分布來看,出現頻率較高的Top20主題分布如下圖??梢钥吹戒囯姵叵嚓P研究的熱點主題除了鋰電主要研究對象的正/負極材料、電解液、二次電池、動力電池、電池組等。鋰電的一系列相關檢測項目,如電化學性能、充放電、循環(huán)性能、放電比容量、倍率性能、比容量、放電容量等也悉數在列。體現了鋰電檢測技術對鋰電研究的不可或缺及重要性。
研究主題Top20分布圖
研究主題共現網絡圖
對其中百余篇文獻統計發(fā)現,鋰電研究中常用的檢測儀器設備多達 20 余種,其中占比較高的有電鏡、電化學工作站、電池性能檢測系統、X 射線衍射儀、熱分析儀、X 射線光電子能譜、比表面測試儀、紅外光譜儀、拉曼光譜儀等。同時,針對電池組的研究還會常用到電芯分選檢測系統、充放電檢測系統、保護板檢測系統、線束檢測系統、BMS 檢測系統、模組 EOL 檢測系統、電池組 EOL 檢測系統、工況模擬檢測系統等。
由上可見,鋰電行業(yè)火熱態(tài)勢還將持續(xù),且鋰電相關檢測儀器/技術的發(fā)展對于鋰電研究,乃至整個鋰電產業(yè)的發(fā)展都有著重要意義。
基于此,91儀器信息網將于2019年9月24日,特組織“新能源材料與表征技術——主題網絡研討會”,聚焦時下新能源熱點——鋰離子電池材料及相關表征檢測技術,邀請6位鋰電領域研究/應用專家、檢測儀器/技術專家,以網絡在線報告交流的形式,針對當下鋰電研究熱點、相關檢測新技術及難點、市場展望等進行探討,為同行提供在線學習機會,實現教育資源共享,搭建互動平臺,增進學術交流,促成合作。
會議時間:9月24日下午
會議形式:網絡線上學習
參與方式:免費報名參會
報名鏈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webinar/meetings/xny/
會議日程:
“新能源材料與表征技術”主題網絡研討會(9月24日)
報告時間
報告題目
報告嘉賓
14:00-14:30
準備中
夏永姚(復旦大學)
14:30-15:00
顆粒特性與漿料流變特性對鋰電池電極加工性能的影響
楊凱(馬爾文)
15:00-15:30
淺談國家動力電池創(chuàng)新中心動力檢測試驗中心在鋰離子電池材料及動力電池檢測技術領域的探索
唐玲(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
15:30-16:00
徠卡電鏡制樣及顯微觀察儀器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的應用
程路(徠卡)
16:00-16:30
鋰離子電池超聲波掃描分析技術
沈越(華中科技大學)
16:30-17:00
鉀離子電池電極材料構筑和性能
許運華(天津大學)
演講嘉賓:(排名不分先后)
夏永姚,工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從1990年開始一直從事新型儲能材料和技術的研究,包括鋰離子電池、電化學電容器和新型電池體系等。 共發(fā)表SCI論文280篇,申請和授權專利59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首席科學家,2009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15年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排名第一),Editor of J. Power Sources,中國電化學會主任。
許運華,2015年,獲得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加入天津大學材料學院,任研究員。2002年畢業(yè)于鄭州大學,獲應用物理學學士學位;2008年在華南理工大學獲得材料物理與化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被評為2010年度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在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做交換學生,并先后在美國加州大學圣巴巴拉分校(2008-2009)、美國馬里蘭大學(2009-2015)和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2014)從事有機光電材料、儲能材料和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系列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成果。目前,主要從事儲能材料與器件的研究,包括鋰-硫電池、鈉/鉀離子電池、全固態(tài)電池等。
唐玲,國聯汽車動力電池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檢測試驗中心總工程師,負責國家動力電池創(chuàng)新中心動力電池測試驗證平臺建設,帶領團隊完成了鋰離子電池材料分析、動力電池及電池系統功能、可靠及安全性、以及計算仿真等6個實驗室建設,并通過了實驗室CNAS認可。擁有8年在鋰離子動力電池關鍵技術研發(fā)、動力電池材料及電池測試評價、檢測方法建立與標準編制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相關經驗,參與制定國家標準1項,團體標準3項,企業(yè)標準20余項;參與申請專利14項,授權發(fā)明專利10項;參與的“高比能動力電池及其正極材料產業(yè)化研究”項目獲2017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沈越,2011年博士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曾赴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留學,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江蘇集萃華科智能裝備科技有限公司超聲檢測事業(yè)部主任。曾在包括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學術期刊發(fā)表研究論文30余篇,獲授權發(fā)明專利10余項。研究領域包括鋰離子電池失效機制分析、鋰離子電池無損檢測技術、下一代高比能鋰空氣電池、金屬鋰負極保護等,是鋰離子電池超聲掃描設備的發(fā)明人,2016年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5/5)。
楊凱,2007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學專業(yè),研究方向為高分子材料的流變學研究。同年加入英國馬爾文公司,負責馬爾文流變產品線的的技術支持和應用支持。
程路,徠卡顯微系統電鏡制樣技術資深應用專家,從事電鏡及樣品制備應用工作超過10年,多次前往日本、奧地利、德國等專業(yè)實驗室學習電鏡及電鏡制樣應用技術,在材料科學類樣品的掃描電鏡及透射電鏡樣品制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