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是一種化學元素,讀音為(xiù),元素符號為Br,原子序數為35,相對原子質量為79.90,位于化學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ⅦA族,屬于鹵族之一。溴是一種深紅棕色的液體,也是常溫下的唯一一個呈液態(tài)的非金屬元素,有刺激性氣味和強腐蝕性。低溫(-20℃)時溴為帶金屬光澤的暗紅色針狀結晶。常溫下蒸發(fā)很快,其溴蒸氣有強烈的窒息性刺激味,呈紅棕色。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溴仿、四溴化碳、煤油及二硫化碳等多種有機溶劑;也溶于鹽酸、氫溴酸和溴化物溶液。液溴也稱溴素。溴及其化合物可被用來作為阻燃劑、凈水劑、殺蟲劑、染料等。
溴的發(fā)現
溴,英文為Bromine,來源于brōmos。溴元素分別被兩個科學家安東尼·巴拉爾和卡爾·羅威在1825年與1826年所發(fā)現。1825年,安東尼·巴拉爾把溴命名為muride,來自拉丁文muria(鹽水)。
溴含量分布
溴元素在自然界中和其他鹵素一樣,基本沒有單質狀態(tài)存在。它的化合物常常和氯的化合物混雜在一起,在一些礦泉水、鹽湖水(如死海)和海水中含有溴。鹽鹵和海水是提取溴的主要來源。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們也把溴稱為“海洋元素“。
溴的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溴是唯一在室溫下呈現液態(tài)的非金屬元素,并且是周期表上在室溫或接近室溫下為液體的六個元素之一,深紅棕色,揮發(fā)性液體,有刺激性氣味,在空氣中迅速揮發(fā)。熔點-7.2℃,沸點58.76℃,密度3.119g/cm3,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硫化碳、四氯化碳、濃鹽酸和溴化物水溶液,可溶于水。
化學性質
溴是一種強氧化劑,它會和金屬和大部分有機化合物產生激烈的反應,若有水參與則反應更加劇烈。溴和金屬反應會產生金屬溴鹽及次溴酸鹽,和有機化合物反應則可能產生磷光或螢光化合物。溴對大多數金屬和有機物組織均有侵蝕作用,甚至包括鉑和鈀。與鋁、鉀等作用發(fā)生燃燒和爆炸。
溴的同位素
溴有兩個穩(wěn)定的同位素:Br-79和Br-81。其他至少有23種放射性同位素是已被發(fā)現可以存在的。不少的溴的同位素是核分裂的產物。
溴的化合物
溴的化合物一般指含溴為-1氧化態(tài)的化合物,包括金屬溴化物、非金屬溴化物以及溴化銨等。堿金屬和堿土金屬的溴化物可由相應的碳酸鹽或氫氧化物與氫溴酸作用制得,如:溴化錳、溴化鋇、溴化銅、溴化鎂、溴化鉈、溴化汞等,堿土金屬溴化物以及溴化銨易溶于水。
溴的用途
在工業(yè)上,溴的化合物用途也是十分廣泛的,溴化銀被用作照相中的感光劑。溴可用于制備有機溴化物。溴可用于制備顏料與化學中間體。溴與氯配合使用可用于水的處理與殺菌。溴甲烷曾被廣泛的用做煙薰土地用的農藥。溴也可以用來生產含溴植物油,含溴植物油在許多橘子口味的軟性飲料中當作乳劑。在醫(yī)學上,醫(yī)院里使用的鎮(zhèn)靜劑,常由溴的化合物制成,如溴化鉀KBr、溴化鈉NaBr、溴化銨NH4Br等。
溴的危害
單質狀態(tài)的溴是有毒且有刺激性的。人吸入低濃度溴后可引起咳嗽、胸悶、粘膜分泌物增加,并有頭痛、頭暈、全身不適等,部分人可引起胃腸道癥狀;吸入較高濃度后,鼻咽部和口腔粘膜可被染色,口中呼氣有特殊的臭味,有流淚、怕光、劇咳、嘶啞、聲門水腫甚至產生窒息,部分患者可發(fā)生過敏性皮炎,接觸高濃度溴可造成皮膚重度灼傷。長期吸入溴,可有蓄積性,除表現粘膜刺激癥狀外,還伴有神經衰弱綜合征等。溴氣的預防,主要應做好生產設備及管道密閉,加強局部通風,注意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