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過濾是開發(fā)最早,應用廣泛的一種膜過濾分離技術。微孔過濾用于分離0.02~10pm 的顆粒,過程所需壓力范圍為0.07~0.2MPa。微孔過濾可用來從氣相和液相中截留微粒、細菌、污染物等,是現代工業(yè)中確保產品質量的必要手段。
微孔過濾主要是使用微孔濾膜。微孔濾膜的孔徑十分均勻,孔隙率80%左右,孔數可達107~101個/cm2。早期的微濾膜材料是硝基纖維素,目前主要有再生纖維素、聚氯乙烯(PVC)、混合纖維素酯、聚酰胺、聚四氟乙烯(PTFE)、聚丙烯(PP)和聚碳酸酯(PC)。微孔濾膜主要通過篩分作用截留溶質中的膠體顆粒和懸浮微粒。常用的微濾膜有兩種類型,即曲孔膜和直孔膜,因膜結構上的差異,截留方式有機械截留、架橋截留和網絡內部截留。此外,吸附和電性能等因素對截留也有影響。
微孔過濾乃篩分過程,屬于精密過濾。微孔精密過濾是指濾除0.1μm至10μm 微粒的過濾技術,一般而言,過濾機理分表面型與深層型兩類。微孔過濾乃篩分過程,屬于精密過濾。經由高級技術制造的MF膜其過濾機理為表面型過濾。因過濾孔徑固定,故可確保過濾的精度與可靠度。深層過濾又分非固定不規(guī)則孔徑與固定不規(guī)則孔徑,前者如化纖繞線型濾芯,一般只作為比較粗糙的預過濾。
微孔過濾操作有無流動(Deadend)與錯流(Crossflow)兩種。前者應用于稀(固體含量)料液和較小規(guī)模應用。濾膜制成濾芯,大多為一次性。錯流操作又稱切線流操作,對于懸浮粒子大小、濃度的變化不很敏感,適用于較大規(guī)模之應用,此類操作的濾膜組件需經常周期性清洗、再生。
在膜分離技術應用中,微孔濾膜是應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膜品種,使用簡單、快捷、被廣泛應用于科研、食品檢測、化工、納米技術、能源和環(huán)保等眾多領域。微孔濾膜主要由精制硝化棉,加入適量醋酸纖維素、丙酮、正丁醇、乙醇、等制成,親水,具有無毒衛(wèi)生,是一種多孔性的薄膜過濾材料,孔徑分布比較均勻穿透性的微孔,微孔率高達80‰的絕對孔徑。主要用于水系溶液的過濾,故也稱水系膜。
微孔濾膜是利用高分子化學材料,致孔添加劑經特殊處理后涂抹在支撐層上制作而成。微孔濾膜,有親水性和疏水性之分。微孔濾膜從結構上分析,乃一極薄濾膜,內呈多孔海綿狀之結構。一般常見之孔徑范圍為0.1微米至10微米。時下微孔濾膜之制造者,又按其形態(tài)差異,將其分類為:
平板薄紙型濾膜(Flat Sheet Membrane) 、中空纖維型濾膜(Hollow Fiber Membrane) 和管狀型濾膜(Tubular Membrane)。其中,平板薄紙型濾膜又依其結構差異,可再細分為“無支撐物之平板薄紙型濾膜”(Unsupported)與“有支撐之平板薄紙型濾膜”(Supported)兩種。根據兩者制造所需科技的要求,“無支撐物之平板薄紙型濾膜”比“有支撐物之平板薄紙型濾膜”的生產工藝更為精密與復雜。
1、徹底清洗過濾器和過濾器連接部件,正確安裝濾芯和外殼。
2、開機前首先要檢查加壓泵是否順轉,檢查是否連接緊密,各閥門是否關閉。
3、開機前首先慢慢打開進液閥門,通過排氣,隨后打開出液閥進行正常過濾。
4、如發(fā)現過濾壓力差大于 0.1Mpa 或流量明顯下降,表明濾芯大部分孔徑已堵塞,建議客戶對濾芯進行清洗或更換。
微孔過濾器的保養(yǎng)分兩種微孔過濾器,分別是粗濾的微孔過濾器和精密微孔過濾器。
1、使用的微孔濾膜應事先放在70℃左右的注射用水中浸泡1 h。將水傾出后再用溫注射用水浸泡過夜備用。臨用時取出,用注射用水淋洗干凈,即可裝入過濾器中使用,安裝。時防止濾膜裝歪泄漏。
2、微孔濾膜之孔徑為錐體狀,光滑的一面孔徑小為正面;粗糙的一面孔徑大為反面,安裝時應將正面朝下,反面朝上,否則易被雜質阻塞孔徑,影響濾速。溫度低時,應將處理好的濾膜放于與藥液溫度相同的注射用水中浸泡5~10 min,可避免因溫差使濾膜抗拉強度降低而導致破裂現象。
3、為保護延長濾膜的使用壽命,可用同等大小的濾紙或絹綢布(應先用質量濃度20 g·L - 1磺酸鈉溶液煮沸絹綢布約30 min,然后用注射用水清洗干凈)放在濾膜上,防止濾膜破裂。
4、使用后,微孔濾膜放在注射用水中,防止干燥,但不要浸泡太久,對已失水干燥的微孔濾膜不能使用。
5、根據藥液的濃度與粘度大小,應選用不同孔徑的微孔濾膜。
6、在濾器架的排氣管的皮管頭上,固定一個16號輸液針頭,用止水夾控制,可避免排氣壓力與速度過大致使濾膜破裂。
7、不要將濾架連同濾膜一起進行滅菌,否則濾膜因熱脹冷縮而致脆裂皺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