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一項被稱為光譜學的成像技術,對孵化場來說,對四天之內(nèi)的孵化蛋進行雞雛性別的精準確定成為可能。這種無損方法對蛋中所含液體做區(qū)別檢測,判斷即將孵化出來的是公雞還是母雞。
在蛋胚胎性別鑒定上有了這樣一種相當?shù)土霓k法,可能會給家禽業(yè)帶來更多的倫理實踐。因為這可以阻止每年宰殺70億只幾乎沒有利用價值的日齡雛公雞,同時它們的姐妹們要時刻投入生產(chǎn),以滿足全球每年6830萬噸的雞蛋需求。
這項研究由德國德累斯頓工業(yè)大學的Roberta Galli和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的Gerald Steiner發(fā)表于普林格出版的《分析和生物分析化學》(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上。
若論肉制品的話,蛋雞不同于肉雞,肉質(zhì)不鮮美,幾乎沒什么經(jīng)濟價值;加上公雞日后不能加入產(chǎn)蛋大軍,所以很多生產(chǎn)者會選擇宰殺日齡雛公雞。僅在北美和歐洲,每年就有7.9億只雞雛被殺。日齡雛公雞被窒息或研磨致死,既是一個產(chǎn)業(yè)問題,也是一個倫理問題,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旨在提供合適替代方法的研究。
當下的研究是Galli 和Steiner之前成像技術可用于孵化蛋胚胎性別鑒定這一課題研究的延伸部分。胚胎血液包含在蛋殼內(nèi),利用近紅外激光照射孵化蛋,胚胎血管反射出熒光,通過觀察其特定性別的生物化學差異,即可做到。
在這項研究中,785納米波長的激光照射、27個蛋、長達11天,研究人員一直觀察著。他們注意到,在近紅外熒光光譜下,與性別相關的差異出現(xiàn)在孵化開始后的3.5天。進一步分析還表明,雄性蛋胚胎的血液特征定位于-910納米的熒光帶上。
Galli 和Steiner研究團隊測試了光波長下的熒光特性和變化可否用于區(qū)分蛋孵化出公雞與母雞。他們一共在380個雞蛋上進行了實驗,結(jié)果證明這項新技術的準確率為93%。
Galli表示:“基于光譜分析的胚胎性別鑒定是非損傷性的,并不需要提取任何蛋物質(zhì)或使用任何消耗品。此外,這個方法特別適用于孵化第四天、在未形成痛覺神經(jīng)的第七天前,因此又與動物福利契合?!?p> Steiner說,應用這種熒光技術開發(fā)蛋胚胎性別鑒定的工業(yè)系統(tǒng),而不是基于昂貴的光譜儀,也是有潛力的。它可以使用少量配備帶通濾波器的光探測器,在選定的光譜范圍內(nèi)測量信號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