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端午,你是否還記得,兒時的味道?
媽媽的粽子,艾草的清香,那些美好的記憶。
清風吹拂,百花盛放,芳香四溢。
鼻尖尋的,卻是那一抹淡淡的粽香。
古往今來,有“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的民俗,有“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的競渡,還有“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的哀思。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癩蛤蟆躲不過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變妖怪 。(西北)
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山東)
喝了雄黃酒,百病遠遠丟。(山西)
有錢難買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還要凍三凍。 (寶山)
端午節(jié),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江浙)
端午請菩薩,端六發(fā)烏賊 。(江浙)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蘇)
?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端午各地的諺語都反映各地人民端午的節(jié)日習俗。
?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五月節(jié),天氣熱,放下鋤頭歇一歇;山上清風爽,楊梅紅出血。
五月五,是端午,背個竹簍入山谷;溪邊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五月五日午,天師騎艾虎;薄劍斬百邪鬼入虎品?!?p>(陜西)
?
? 溫州民間流行著一首《重五謠》:
? 吃爻雄黃酒,毒蛇遠遠游。
? 重五草頭湯,疤瘰洗精光。
? 重五吃麥麥,字眼學起快。
? 吃爻重五卵,做個生員卵。
? 重五吃大蒜,讀書做高官。
Esco中國全體員工祝您節(jié)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