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信息網(wǎng)訊 2017年10月9日,第十七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shù)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 2017)學術(shù)報告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正式召開。本屆學術(shù)報告會為期3天,繼續(xù)堅持“分析科學創(chuàng)造未來”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tài)—面向綠色未來”主題,舉辦包括大會報告、分會報告、熱點論壇、同期會議等在內(nèi)的400多場形式多樣的學術(shù)報告。
9日當天,環(huán)境分析分會10位報告專家針對目前的環(huán)境熱點帶來了精彩的報告,尤其針對目前環(huán)境污染物種類不斷增多而檢測能力有限的現(xiàn)狀,多位專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決方案。
會議現(xiàn)場
報告題目:Expanding the Number of Chemicals Measured in Environmental Media:Challenges for Analytical Mass Spectrometry
報告人:Dr. Derek Muir,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 Canada
隨著化合物種類的不斷增多,環(huán)境介質(zhì)中需要確認、分析和進行風險評估的化合物種類也在不斷增多,而高分辨率質(zhì)譜成為這項工作中一個重要的工具。由于確認環(huán)境介質(zhì)中一個化合物需要提取、分離、確定分子信息、確定分子結(jié)構(gòu)等多個步驟,所以雖然目前能確定CAS號的環(huán)境中化合物已達3400個,但僅占美國、歐盟和中國已登記化合物種類的1%~3.5%,可分析的藥物種類比例最高,占比為46%。因此,未來我們還需要提高質(zhì)譜分辨率和數(shù)據(jù)處理,加強化合物排放、使用、轉(zhuǎn)移等數(shù)據(jù)庫建設,提高化合物尤其是離子化有機物和有機金屬化合物的定量能力。
報告題目:SPME Techniques for In Vivo Sampling and Monitoring Organic Pollutants in Living Biology
報告人:Dr. Gangfeng Ouyang, Sun Yat-sen University,China
固相微萃取是一種簡單快速的取樣和樣品前處理技術(shù),歐陽博士通過對涂層的優(yōu)化,如涂層材料、涂層結(jié)構(gòu)等,提高了固相微萃取的靈敏度、選擇性,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機械、化學和熱穩(wěn)定性。其開發(fā)了一種附有聚多巴胺涂層的聚苯乙烯纖維新型固相微萃取,并將其成功用于活體分析,包括魚中多種農(nóng)藥、河豚毒素,蘆薈中鄰苯基苯酚、倍硫磷及其代謝產(chǎn)物等。
報告題目:Investigation on Occurrence and Fate of Pre-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by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報告人:Dr. Ting Ruan, Research Center for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CAS, China
全氟化合物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累積性,其在生物體內(nèi)的蓄積水平高于已知的有機氯農(nóng)藥和二惡英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數(shù)百倍至數(shù)千倍。由于其是多種化合物的組合,且不同化合物的毒性不同,故確定環(huán)境介質(zhì)中全氟化合物的種類成為一個重大挑戰(zhàn)。阮博士介紹了使用LC-Orbitrap MS高分辨質(zhì)譜對多種全氟化合物的同時定性定量分析,并介紹了幾類重要全氟化合物在環(huán)境中的歸趨。
報告題目:Design and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a Novel Naked-eye Colorimetric Nanosensor Based on Interfacial Reaction
報告人:Dr. Xiaoquan Lu, tianjin University, China
分析儀器正在朝著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和便攜式發(fā)展,盧博士介紹了其團隊研發(fā)的基于界面反應的新型比色納米傳感器?;诓煌姆磻獧C理,目前盧博士已研發(fā)出可實現(xiàn)三價鉻、二價鈷、鎳離子、二價銅、二價鎘、二價汞、二價鉛等的檢測,如Au/Fe3O4/GO體系可實現(xiàn)二價汞的檢測。未來,可能會開發(fā)出可檢測更多金屬的傳感器。
報告題目:Integrated Workflow for Determinaition of SVOCs in Soil By Accelerated Sample Prep & GC-MSMS
報告人:Dr. Zhongyang Hu,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China
胡博士重點介紹了土壤半揮發(fā)性有機物的前處理方法—快速溶劑萃取法,此種方法已被寫入多國標準。賽默飛的快速溶劑萃取設備在一個密閉系統(tǒng)中產(chǎn)生一定的真空,從而降低溶劑的沸點,當溶劑沸點低于樣品溫度時,則溶劑開始蒸發(fā),從而實現(xiàn)目標化合物的萃取。
報告題目:Recent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arsenic species
報告人:Dr. Chris Le, 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da
Dr. Chris Le主要介紹了雞體內(nèi)的砷形態(tài)以及其健康效應,砷形態(tài)分析采用了HPLC分離,ICPMS和ESI MS/MS同時分析的方法。前28天,給雞喂養(yǎng)硝酚胂酸,分析砷濃度,28到35天內(nèi)停藥,評價砷從雞體內(nèi)消失的速度,35天時測定砷的最終殘留濃度。通過這一過程,分析砷在雞體內(nèi)的形態(tài)、來源、作用和生物合成路徑。
報告題目:Antimicrobials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Urban Waters
報告人:Dr. Karina GI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Singapore
Dr. Karina GIN通過對不同水體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對于醫(yī)院廢水、一般廢水和清潔水,醫(yī)院廢水中抗生素耐藥菌的濃度最大,一般廢水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濃度最大,MBR比SST工藝去除抗生素耐藥菌效率高。因此,我們需要提升污水廠處理抗藥菌的效率。
報告題目:Exploring Transformation Pathways of Emerging Contaminants in Plants
報告人:Dr. Jay G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SA
對于新型污染物的研究由于缺乏標準,需要借助高分辨質(zhì)譜,而且由于生物活動,軛合物大量存在,有時候新型污染物并沒有消失,需要對生物活動的作用進行評估。軛合物存在的一大好處是有時候可以減少新型污染物的毒性,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對新型污染物進行植物修復。未來需要對容易發(fā)生軛合作用的污染物結(jié)構(gòu)進一步研究。
報告題目:Identification of Water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of Toxicological Relevance
報告人:Dr. Xingfang Li, University of Alberta,Canada
目前可準確分析的消毒副產(chǎn)物僅有30%,李博士團隊針對不同水體的消毒過程進行了研究,此次報告主要分享了泳池中消毒副產(chǎn)物的研究。通過對尿液指示劑安賽蜜的分析得出,多地泳池中普遍存在尿液,而在泳池消毒過程中,尿液與消毒劑會形成消毒副產(chǎn)物從而影響人體健康。從這一角度來看,游泳對健康的影響還需要重新評估。
報告題目:Prioritize and Predict Toxicities of Chemical Using Reduced Transcriptome Approach
報告人:Dr. Xiaowei Zhang,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張博士構(gòu)建了全基因組敲除HepG2細胞系,通過對化學品毒性功能基因組篩選,找出了1200個簡化基因來覆蓋90%的生物學通路。最后以三氯生、10種水樣等樣品為例對簡化基因組進行了驗證,結(jié)果表明,除神經(jīng)毒性外,能呈現(xiàn)體外測試的其余生物活性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