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宮劇接連上映,《延禧攻略》剛剛結束,《如懿傳》就緊跟熱播,吸引了一大波粉絲,特別是女性觀眾。女性對色彩是很敏感的,同為乾隆時期的劇,不少人認為《延禧攻略》的色彩更好。好在哪?似乎是其中素雅溫柔的色彩博得了大眾的青睞,于是有人就把這些色彩與莫蘭迪聯(lián)系上了。相反《如懿傳》中服飾的顏色就艷麗得多,網絡中就有批評的聲音,仿佛大紅大紫就代表了俗。
那么,乾隆色彩到底是什么樣的?是用什么染料染的?又是怎么染的呢?想要了解這其中的色彩奧秘,不妨來中國絲綢博物館一探究竟,因為國絲館副研究館員劉劍的團隊,真正做過乾隆時期服飾色彩的系統(tǒng)研究,還原了乾隆色譜。
“延禧”和“如懿”
哪個更接近“乾隆色”?
看完博物館中的展品,大家就會認識到,清代宮廷的服飾色彩應該是明艷動人的。那么,難道是《延禧攻略》的顏色錯了?
“如果除去后期的處理,兩部電視劇的戲服顏色應該都是和歷史相符的。”劉劍說,其實比較一下兩部戲中演員的膚色就可以推測,可能是攝影師采用了不同的色彩處理。如果在同一光源照射下,《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戲服的顏色風格應該是基本一致的。
至于此前大家熱議的莫蘭迪,劉劍說,莫蘭迪是屬于美術中的顏料的顏色,跟染料顏色不是一個概念。
乾隆時期究竟有多少種服飾色彩?
2005年,當時的東華大學博士生王業(yè)宏(現(xiàn)溫州大學副教授)在導師趙豐研究員(中國絲綢博物館館長,東華大學博士生導師)的建議下,前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檢索清代宮廷服飾文獻,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乾隆年間內務府織染局銷算檔案,在染作銷算中清楚地記錄下了每種顏色的染料、媒染劑、燃料的消耗。雖是一沓賬本,王業(yè)宏卻如獲至寶,完整地抄錄了從乾隆十九年到四十九年所有的內務府織染局的染色檔案。
內務府織染局位于北京故宮的東北角,現(xiàn)在還有織染局小學存在。雖然這些檔案只是內務府織染局所用,但已是目前我們所知關于乾隆時期宮廷服飾染色信息最豐富、完整的資料。在這套檔案中,大致出現(xiàn)了40多個色彩名稱,其中常用的色彩共有33種。
盡管檔案中記載了40多種色彩,但是統(tǒng)計下來,使用的染料卻只有9種,分別為紅花、靛青、蘇木、黃檗、橡碗子(麻櫟樹果實的殼斗)、五倍子(鹽膚木的蟲癭)、黃櫨、梔子、槐米。也就是說,在清代服飾色彩最為豐富繽紛的乾隆時期,真正的染料植物一共只有9種。所有的色彩都靠染匠改變各種染料的套色比例以及工藝參數(shù)而得到。
這些色彩是怎么染出來的?
從2012年底開始,以這批珍貴的乾隆時期內務府檔案為基礎,趙豐聯(lián)合了國內外的專家學者,以劉劍為首組建了“乾隆色譜”復原研究小組。這一過程中,劉劍與國內外專家一起實踐了清代染料的染色方法和紅花染色的訣竅,并學習了染料檢測技術。通過不斷摸索,研究小組終于分兩個階段,在2014年和2018年初步完成了清代乾隆時期宮廷服飾色彩復原。
再回過頭看看《延禧攻略》里三位主角的服飾。乾隆可能身著的是明黃色團龍褂,如果在正常的照明光線下,應該是色卡中的明黃色。明黃色是由槐米——槐樹未開花的花蕾,經過明礬媒染而得?!澳憧?,門口那兩棵就是國槐?!眲χ钢袊z綢博物館的正門說道。
再來說女主魏瓔珞,她身著紅色女服,真實的清中期紅色是用紅花染色的,紅花是菊科植物,在中藥店均可買到,也是清宮戲中常用的活血良藥。
富察皇后身上的石青色女褂,由靛青染色后套染五倍子,應該是呈現(xiàn)出藍得發(fā)黑的顏色。靛青就是板藍根的莖葉經過發(fā)酵后制成的藍色染料,是古代唯一一種天然藍色染料。
清代宮廷的服飾如何反映等級?
眾所周知,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宮廷服飾的穿著,想必也有等級上的講究。
“清代的服裝制度,應該是從乾隆時期開始形成的。之前幾代皇帝時期的服飾還留有明代的風格?!壁w豐說,官員的衣食住行處處體現(xiàn)著各自的品級。在清朝,文武官員一共有9品18級(每一品包括正、從兩級)。而在服飾上,每一品級也有各自的特征。
清代官員的官服主要有朝服和吉服,前者為比較正式場合穿的禮服,如面見皇上;而吉服則是官員日常工作時的服裝。盡管二者有一定的差別,但從頭到腳都包括頂戴花翎、朝袍(袍服)、朝褂(補服)、朝帶以及朝靴,這幾部分都有嚴格的等級劃分。
比如朝袍,是官員穿在里面的繪有鮮艷圖案的大褂,不同級別官員主要以衣服上繪制的蟒的數(shù)量來區(qū)分。一品至三品為四爪九蟒,四至六品為四爪八蟒,七至九品則為四爪五蟒。
朝褂則為穿在朝袍外的一件外褂,在其胸前和背后各有一塊繪制有各種圖案的“補子”,以顯示其具體品級。朝褂中的圖案在同品級的文官和武將中不同,文官為禽鳥類圖案,而武將為猛獸圖案。文官中一品到九品的補子圖案分別是仙鶴、錦雞、孔雀、云燕(不同時期也有大雁、鴛鴦)、白鷴、鷺鷥、鸂鶒、鵪鶉、練雀(藍雀)。武將朝褂補子中的圖案一品到九品分別為麒麟、獅子、豹子、老虎、熊、彪、犀牛(適用于七品和八品)、海馬。
還原的乾隆色譜靠譜嗎?
“我們的色卡會盡可能還原清代宮廷服飾色彩。但在清代的不同時間,不同織染局,特別是不同染色師傅染出的顏色也都會有差別?!眲φf道。因此,研究小組的還原之路十分嚴謹,并截取了多重證據(jù)。從文獻中的種類和配方出發(fā),依賴染料本身上染顯色原理,用分析化學手段(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HPLC-MS)準確鑒別出清代文物上的染料品種,并比對同時期存世的乾隆服飾色彩以及復原色卡的顏色數(shù)值。
通過HPLC-MS檢測,官綠色紗線上染料的成分為蘆丁、靛藍和靛玉紅,分別為槐米和靛青的主要色素成分,與乾隆時期染作銷算檔案一致。
“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還原最接近歷史本身的乾隆色譜。”趙豐介紹,當所有的清代染色工藝還原后,國絲館也將計劃用這些工藝,復原一件原汁原味的龍袍。
另外,在2019年5月,中國絲綢博物館將舉辦第一屆天然染料雙年展,屆時將正式發(fā)布以《乾隆色譜》為代表的清代宮廷服飾色彩復原研究成果。(葛玲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