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數據:B站廣告的競爭優(yōu)勢,你都知道嗎?
1.業(yè)務構架
從營收構成來看,B站業(yè)務分“游戲、廣告、直播、其他”4塊,但這是變現手段,如果從業(yè)務運行的角度來說應該是這樣:
要點在于,B站不是像愛奇藝它們那樣靠OGC(品牌生產內容)吸引用戶的,它現在主要靠的是UGC(用戶生產內容)和PGC(專業(yè)生產內容)。
可以看它視頻播放量排名:
如圖,最受歡迎的內容早就不是動畫了,甚至都不是游戲相關,而是“娛樂”和“生活”,并且這些內容絕大部分是用戶自制。
實際上自打13、14年惹了一堆版權官司之后,B站就開始轉型了,下架了大量無版權內容,然后轉向鼓勵UGC、PGC,并且逐步擴大內容范圍,不再只專注ACG。
17年B站PUG視頻占比(即PUG播放數/總播放數)86%,18年上半年89%
并且up主數量、up主粉絲量、上傳視頻數的增速都很快:
所以實際上B站現在的定位和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不一樣,三大平臺對標的是奈飛,說白了是個網上電視臺,而B站對標的應該是YouTube 。
我覺得明白了這一點,就能理解B站的優(yōu)勢了:
A.內容負擔輕
B.拉新成本低
C.用戶活躍度高、粘性大
2.競爭優(yōu)勢
(1)內容負擔
當然,B站以用戶創(chuàng)作內容為主的話,就不免會增加別的成本——收入分成。
這個開支對愛奇藝它們來說是可忽略的,所以單獨比內容開支不公平。但即使把分成一起算上,B站的內容負擔仍然低得多:
騰訊視頻沒有單獨公布財報,無法比對,但是以它和愛奇藝相似的業(yè)務生態(tài),以及這些年三大平臺爭搶內容的“戰(zhàn)況”來看,相信內容負擔不會和愛奇藝差太多。
此外,從收入分成的負擔來說,B站和其他直播平臺比起來也是占優(yōu)的:
(2) 拉新成本
簡單粗暴比了一下,按“17年內容和分成支出增幅/17年新增MAU”算的。
(3) 用戶粘性和活躍度
如圖,MAU雖遠少于三大平臺,但是留存率最高,活躍度第二(只比愛奇藝少0.8個百分點)。
3.小結
綜上,同行對比一下就能看出,B站的優(yōu)勢還是比較明顯的。內容負擔輕、拉新便宜讓它能在成本端上占優(yōu),用戶活躍度高、粘性大、普遍年輕則一方面說明業(yè)務存在一定護城河,另一方面也說明B站適合廣告商來打廣告。
有這種用戶群體在,其實市場可以不用只把眼光放在游戲上,要知道隔壁臉書、推特、Snapchat、YouTube營收都是90%以上靠廣告,人家也過得挺好的。
B站之前唯一讓人擔心的是無法突破二次元領域,MAU過早遇到天花板,但是這兩個季度MAU已經恢復了增長,7月還達到了9800萬。
據艾瑞數據,2017年全國泛二次元用戶規(guī)模3.4億,其中核心二次元用戶9100萬。這樣看的話,雖然無法斷言B站已經完全甩開了二次元的限制,但起碼沒有困在硬核粉絲里面,突破“次元壁”的路還算是比較順暢的。我覺得按照這個勢頭發(fā)展下去,市場大概很快就要重估B站的價值,不再只把它看作“二次元龍頭”了。
最后附贈兩張圖,大家感受一下隔壁YouTube的優(yōu)勢:
當然,YouTube背靠大樹、不歸屬于某種小眾文化、且面向多國語言用戶,市場比B站大得多,不能直接比對,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一窺PUG平臺的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