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保國式的“審丑”鬧劇,每個人都成為“幫兇”!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想要快速成為網(wǎng)紅,需要做什么?不是你多漂亮、多有氣質(zhì),而是看你有多丑,也就是所謂的“審丑”文化。
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的審美觀越來越變的扭曲做作,甚至戲耍一個人跟戲耍猴子一般,可悲的是,我們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妥,而那個被戲耍的人趁機收割流量,到底是我們在耍猴呢?還是猴耍我們呢?今天我們的主角就是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馬保國——一個靠坑蒙拐騙上位的網(wǎng)紅。
在談這個話題的時候,網(wǎng)上的關(guān)于惡搞馬保國的視頻仍然以幾何數(shù)字上漲,這些惡搞視頻我看了不少于5個版本,那么這些網(wǎng)友為什么熱衷于改編、惡搞馬保國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審丑”文化的流行,所以人民日報也在恰當?shù)臅r間出來開始制止了,實錘這就是一騙子。
這個騙子,引領(lǐng)了最新的鬼畜文化,以一種陰陽怪氣的手段,博取了笑料了同時,還收割了流量,對于一個70歲的人,無所謂面子不面子的,重要的是賺夠了錢,夠他兒子可以在一線城市多買幾套房。從這點來看,這位父親真的很稱職。
但馬老師忽略了一點,都2020年了,人民群眾可不是一群封建文盲,社會的節(jié)奏不是靠一己之力想帶歪就能隨便帶的,最根本的是,搞不好就把廣大青少年的三觀都帶偏了,對于人民日報這種做法,100個贊。
這個時代成就了馬老師,馬老師也不負眾望的迷失了自我,給我們造就了一集集的喜劇。
自此,馬保國應該活生生的被壓在五指山下,再也不要想翻身了。
馬保國式的狂歡,娛樂性已經(jīng)壓倒了其社會性,演變成了自嗨者的狂歡,但至今,仍有人覺得人民日報有點矯枉過正,大題小作,我相信馬保國的式的鬧劇,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相信每個人都不會相信馬老師的每一句話,但依舊不改無厘頭的娛樂罷了。人們總是喜新厭舊,只要娛樂,不怕至死。真心希望以后國家媒體不用費心費力還在教育著國民,真心太累。